姜有燁
摘? 要: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是以教師的單向知識講解為基本形式的,雖然初中生可以快速接收數學知識,但是數學思維卻存在零散、片面、單一等現實特點,無法在各個問題情境中遷移數學知識,且并不利于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以小組合作教學活動來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豐富學生的合作學習經驗,使其逐步內化數學知識,由此提高教學效率。該文將從組建異質小組,優化生生互助關系;設計合作探究目標,合理劃分成員職責;優化小組評價,改善學生團隊意識;拓展合作范圍,優化教學結構這4個角度來分析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如何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切實發展初中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應用策略? 數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b)-0098-03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Group Cooperation Teaching Mod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JIANG Youye
(Peijiaying Vocational Middle School of Gulang County, Wunei City , Gansu Province, Wuwei, Gansu Province, 733104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based on the one-way knowledge explanation of teachers. Although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n quickly receive mathematics knowledge,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thematics thinking, such as scattered, one-sided and single, which can not transfer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 various problem situations,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this regard,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must develop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by group cooper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enrich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gradually internaliz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so a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how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organize group cooper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effectively develop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literacy from four aspects: establishing heterogeneous groups, optimizing students' mutual assistance relationship, designing cooperation objectives, reasonably divid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members, optimizing group evaluation, improving students' team consciousness, expanding the scope of cooper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structure.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Group cooperation teaching mode; Application strategy; Mathematical literacy
數學學科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科目,但是每一個初中生都存在思維不足,難以全面內化數學知識,所以需要通過豐富的師生、生生互動來發展自身的思維結構,由此積累有效的數學學習經驗。其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通過將學生平均分到各個學習共同體內,使其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合理分工,積極優化自身的學習成長。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優化學生的合作學習行為,逐步改善本課程的人才培養質量。
1? 組建異質小組,優化生生互助關系
為了組建異質小組,筆者借助多元智能理論與分層教學理念認真劃分了學生層次,具體的學生分層結果為:善于思考與創新,具備良好探究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且在數學考試中的成績比較優異,而且能夠根據認知需求全面整合數學知識,積極展開自主學習活動的學生;學習態度認真,做事細致,數學成績普遍可以達到班級平均水平,而且能夠跟上課堂教學進度的學生;學習態度消極敷衍,學習效能低下,且無法獨立、自覺完成數學學習任務的學生。其中,第二類學生的整體人數最多,所以他們首先需要在同層次水平中尋找自己的同伴,初步形成2人小組;接著,這2人小組便要分別與第一類、第三類學生相互選擇,最終構成4人小組。如此,則可確保組內成員的異質性與組際的同質性特征,可以為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做好充足準備。
2? 設計合作探究目標,合理劃分成員職責
在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活動時,初中數學教師也要積極設計合作探究目標,一方面是要借此培養初中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另一方面則要讓初中生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現有認知水平,使其及時肯定個人學習成長。
比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設計了課時目標,即能夠利用“邊角邊”定理來判定具備全等關系的三角形,能夠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定理來證明兩個三角形的對應線段、對應角是一致的。接著,各小組便要認真討論,合理劃分成員職責。為此,筆者呈現了一個常見的小組職責分工結構圖,即紀律員、統計員、計時員與資料員,每個崗位都有不同的職責,比如,紀律員不僅要保證自己能夠遵守課堂紀律,也要監督該組成員的紀律行為,杜絕小組成員說悄悄話、睡覺等行為;統計員則負責整理本小組所提出的有效觀點;計時員則要根據探究任務來設計相應的小組討論進度,明確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的流程,確保該小組的合作學習活動是有序的;資料員則負責針對合作探究主題整理現成資料,通過數學閱讀提煉有效觀點,豐富小組討論結論。據此,各小組可認真分析該組成員的學習優勢,合理分工,然后便要針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這一數學知識進行全面合作,由此積累合作學習經驗。
3? 優化小組評價,改善學生團隊意識
教學評價活動是伴隨著教學活動的發展所展開的價值判斷活動,一方面是要針對已經發生的教學活動來分析教學成效、現有不足。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豐富小組合作教學評價活動,引導初中生分析合作學習不足,提煉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以便進一步發展初中生的能動學習能力。
比如,在“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一課教學中,筆者就積極開發了生活資源,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方程問題創設了問題情境,希望各小組可以積極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相關知識來解答各個現實問題,使其及時積累問題解決經驗。為此,各小組首先便要獨立思考,根據題意列出、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組,然后便要在小組內共享解題思路,觀察各個實際問題的解題方法,由此實現小組合作。之后,各小組便要展現合作探究結論,分析各個實際問題的解題策略,由此實現組際溝通。接下來,筆者就會組織小組合作教學評價活動,鼓勵初中生分析本小組的合作學習行為與具體成效,思考本組成員是否全員參與了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是否真正實現了緊密無間的合作,是否存在自私自利的不良行為等等。如此,各小組便可自主反思。同時,筆者也會展現課堂巡視觀察結論,客觀分析各小組的合作學習成效,幫助各小組調整了合作學習方式。
4? 拓展合作范圍,優化教學結構
小組合作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保障初中生的學習自主性,還可以通過同伴監督與互助作用促使初中生自覺完成預習、復習任務。因此,初中數學教師便要切實拓展合作教學范圍,由此完善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切實改善本學科的人才培養質量。
比如,在“二次函數及其圖像”一課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筆者就要求該班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數學知識,使其自主分析二次函數及其圖像性質,希望學生可以積累自主學習經驗。為了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展開課前預習,筆者便在課前預習環節組織了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即各小組要自主調整該組成員的學習計劃,制訂小組合作預習計劃,合作討論二次函數及其圖像知識,同時還要獨立完成前置性預習作業檢測任務,及時檢測各個成員的預習成效。接著,各小組便要對比解題效果,針對異議進行集體討論,初步調整該組成員的數學認識,由此完善課前預習質量。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要客觀分析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潛能,積極設立小組合作探究目標,針對學生個人特長明確個人職責,再以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與多種形式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穩步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交流能力,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好充足準備,切實推動數學教育的素質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 柯文祥.課改成就精彩——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模式[J].名師在線,2018(27):17-18.
[2] 李群.眾人拾柴火焰高——小組合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8(27):45-46.
[3] 夏正華.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55.
[4] 程春鳳.做好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6(1):196,198.
[5] 杜生敏.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12):170-171.
[6] 史亞紅.初中數學思維教學現狀及能力培養分析[J].考試周刊,2020(4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