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摘?要:在新課改實施以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一直都是教師的奮斗目標。而于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下,若教師仍舊在課堂上實施傳統的教學方法,必然不會實現目標。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在遵循新課改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探討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觀能動地學習化學知識,從而達到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效率;信息技術;生活元素;合作學習
在初中學習階段,化學是學生首次接觸的一門學科,雖然屬于化學中的基礎知識,但是對于初學者來說仍舊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基于此,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明白以優質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優質的教學方法?其中最關鍵的一點便是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為最終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關于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方法作以下幾方面探討。
一、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一直以來,信息技術都被在教育領域中的人認為是優質的課堂教學資源,且經多數教師的教學實踐證明該資源的確能夠帶來不菲的教學效果。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化學教師,一定要努力學習,讓自身具備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授課的能力,從而以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以求達到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燃燒和滅火》這一節時,首先,我通過借助信息技術播放視頻,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物質燃燒的現象有什么共同特點,從而引導學生概括得出了燃燒的概念。然后,我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演示實驗,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幫助學生認識了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之后,我為學生介紹了防火與自救的常識,培養了學生的自救能力。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組織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了極強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使學生理解了燃燒現象和滅火原理,從而充分達到了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融入生活元素,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實踐表明,在實際生活中,幾乎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化學知識,可見化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課堂教學中聯系實際生活的必要性。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化學教師,我們要注重融入生活元素,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培養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實現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目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常見的鹽》這一節時,首先,我以現實生活中有關于“鹽”的新聞導入了新課,進而使學生了解了氯化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用途以及在人體中的生理功能。然后,我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內容進一步學習氯化鈉知識,使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是服務于生活的一門學科。之后,我引導學生學習了粗鹽提純的方法,并指導學生進行了實驗操作,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識。最后,我引導學生回顧了學習過程,重點引導學生歸納了氯化鈉的用途和粗鹽提純的操作方法,組織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融入生活元素展開教學實踐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了學生將所學化學知識應用在現實生活中的能力,從而充分實現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開展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近些年來,新課程改革中的教育理念對教師的教學思想產生了極大程度上的影響。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化學教師,要特別重視新課程改革中所重點倡導的生本教育理念,從而以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授課,以求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獲取化學知識與技能,完成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任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金屬材料》這一節時,首先,我根據對學生能力的了解將其劃分成了互助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后合作交流金屬的性質和用途。然后,指名小組代表表述了自己小組的交流成果,通過對學生做進一步的指導,使學生知道了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本身的用途,同時幫助學生認識到了化學學科對金屬材料發展的重大意義。之后,我通過向學生提出實際問題,檢驗了學生對金屬材料性質的掌握,也讓學生進一步明白了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組織學生合作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開展合作學習,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踐行了新課改背景下所提倡的生本教育理念,順利完成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總而言之,優質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在新課改發展的背景下具有深入探討。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長期保持先進的教學思想,力求為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添助力。
參考文獻:
[1]周立婷.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策略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05):209+211.
[2]翟秀芳.關于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