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于兵
摘 要:將創新教育模式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極大的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漸樹立起創新意識、養成創新習慣,從而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學習數學、探究數學,不僅如此,它還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起著重要的推動和引導作用,最終學生會成長為合格的社會發展的建設者、推動者。但教師對創新教育的認識不全面、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相對滯后,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降低了教學的效率,那么創新教育模式的運用就缺失了良好的環境。在此文章就著重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并從觀念的轉變、方法的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舉措,作為教學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教育;教學現狀;創新舉措
一、引言
社會的進步需要創新,學生的成長之路也需要創新。創新是這個時代的代名詞。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用創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來開展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拓展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具備與社會發展相匹敵的創新能力。小學數學教學也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在時代發展規律的引導下積極調整了教學方向和策略,創新了教學方法,將創新教育理念和模式切實的融入到了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思維、眼界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培養與提高。但一直以來數學教學始終是我國教學體系中最大的短板。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都無法滿足學生的真實需求、教學改革的需求。因此創新教育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并不理想。若想改變現狀,教師就必須要做出改變,科學引導學生,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發現數學的魅力與奧妙。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教學模式落后。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和地位并沒有轉變過來,沒有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采用的教學模式始終以“填鴨式”為主,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因此教師注重的大多是這堂課的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了,而忽視了學生真實的學習性需求,忽略了學生是否真正的明白并消化了這個知識點,而學生也不愿意將自己的困惑告訴教師,導致教師無法真正而全面的了解學生真實的情況。這種嚴肅、壓抑的課堂氛圍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態度。
2、教學內容單一。新課改倡導教師要在教學中滲透生活化因素,將生活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提升知識的具體化和形象化。但實際上教師對生活資源的挖掘力度并不夠,存在著明顯的脫離實際、與生活無聯系的情況。另外,部分教師對現代科技的掌握和運用不充分,學生所接受到的知識多數是以課本為主,導致課堂教學資源匱乏,缺少生動形象的信息,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影響了課堂的生動程度。
三、小學數學創新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
1、要明確創新教育的目標。教師要具備創新教育意識,要敢于挑戰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要有創新,教法要有創新,只有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教育。另外,教師要全面分析和研究當前教育的走向,要清晰的意識到“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怎樣培養學生、社會的發展需要什么樣的學生”這個最終的教學目標,然后按照這個要求和思路設計教學、開展教學,讓創新教育始終貫穿在教學中,讓學生始終在創新教育的氛圍下學習和成長,潛移默化中這種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就會轉移到學生,從而實現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2、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教學的參與者,教師要尊重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其充分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實現自主學習、自主教育。必然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提出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預習,并讓學生找出不懂的地方,這樣教師就會在學生需求的指引下,有針對性、有側重點的講解知識。人教版四年級會學到《垂直與平行》中,教師這樣要求學生:(1)將課本1-5頁讀一遍,用直線劃出你認為重要的語句,是不是能夠理解,在不懂的地方要用大大的紅五星號標記出來;(2)根據課本內容,觀察一下我們的周圍有沒有垂直和平行的現象。(3)課后習題大家要嘗試著做一下,不會的用“?”標出來。(4)回顧一下,想一想課本內容。這樣的預習要求會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會通過自己的主動性去發現、創新事物。其次,在講課階段,教師講解了題目之后,可以試著問一下學生“這個題目大家有沒有新的解決方法呢”?比如在講解圖形面積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課本中固定的,那么同學們還能用其他的辦法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有些學生在觀察之后會用根據已知條件,將平行四邊形劃分成兩個三角形,按照三角形面積去求;也有些學生會將圖形分成兩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根據已知條件去求。這些都是學生創新能力的表現。
3、要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首先通過創設情境優化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所在,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創設多媒體情境、游戲情境、探究情境,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感受知識、學習知識。比如在《截一個幾何體》的拓展訓練中,教師就可以一個探索情境:如果用平面截掉長方體的一個角,剩下的幾何體有幾個頂點、幾條棱、幾個面?學生就會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和探討來予以知識的拓展,最后懂得要分別按截面不過頂點、過―個、兩個、三個頂點的不同情況來討論,歸納出每種情況的正確答案。其次要挖掘生活資源,優化創新教育。生活與數學的關系密切,而生活又是學生自己真實的體驗,因此教師要重視生活因素的挖掘與融入。比如在學習“認識幾何體”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我們見過哪些幾何體,包括立體形狀的、圓柱形狀的。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力,也能通過具體的形體引入到新課中,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什么是幾何體”。
四、結語
實現小學數學創新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是學生發展的內在需要、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因此教師要在全面分析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賴均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初探[J].教學方法.2020.3:51.
[2] 靳玉斌.小學數學創新教育課堂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9.6(16):86.
[3] 劉維漢.如何有效創新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方法[J].教學研究.2020.3(0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