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顏
【摘要】? 探究實驗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活動,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有效引入探究式教學模式,是當前教師研究的重點。在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更好地獲得知識帶來的樂趣。基于此,筆者以談初中物理探究式學習模式的構建作為選題,以探究實驗為導向,提出若干提升物理探究式教學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 初中物理 探究式學習 構建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035-01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探究式教學的應用,加強學生實驗操作能夠促進學生對抽象的物理知識的理解。尤其是初中物理階段,學生剛接觸物理,對物理知識認知有限,需要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探究式教學,通過探究式學習模式的構建,加深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的有效掌握,更能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解釋生活當中的物理現象,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一、創新教學方式,以探究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老師對于同一節內容會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時候,既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也要結合教師自己的特點,將同樣的教材講出不一樣的風格。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與學生的特點要相符合,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老師的上課方式學生不喜歡,可能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這樣一來,在之后的課程中,學生就不會認真聽講,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比較低。因此,教師要結合自身的特點,使用符合自己的特色也符合學生特點的教材和教學方法。通過自己獨特的形式,將創新性的物理小實驗帶進中學的物理課堂。
例如,教師在教學《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課時,就可以幫助學生學習關于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一知識點,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身邊常見的學習用具以及生活用具,制造出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聲音。比如說可以使用橡皮筋繃緊,用手撥動、將塑料尺或是鋼尺按在課桌上,超出課桌一段長度,用手撥動、用手拍打桌面或是地板,通過傾聽這些奇特而又各異的聲音的特色,并且探討發生物品在發出聲音時的共同特征,意識到所有發生的物體都在震動這一觀念。之后再探討聲音是如何產生的。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說話時,摸著自己的聲帶的部位,更加清楚地感受聲帶的振動。在這之后,老師可以讓同學們課后利用一組創造性的探究小實驗來研究聲音傳播的途徑。學生們可以使用自己身邊可用的材料進行實驗,最終得到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相關結論。
二、倡導探究式學習,促進生活與實踐的有效融合
生活本身就是學習的場所。學生們不僅可以從學校和老師那里學到知識,同時在生活中,學生們通過觀察一些有趣的生活現象,也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同時還可以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如果想把創新性的小實驗帶到初中物理的課堂,將這些創新性實驗與生活聯系起來是很重要的。只有這種現象發生在學生的身邊,學生才會對此感興趣,才會開動自己的腦筋去進行創新性的思考。
例如,教師在講解《光的折射》這一課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去觀察生活中常見的折射現象。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兩人一組各拿一個紙杯開展實驗,首先將硬幣放入紙杯中,學生斜著看向碗里的硬幣緩慢移動視線,直到剛好看不到硬幣為止之后,將水倒入紙杯中,讓學生觀察實驗的現象,并且思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通過對實際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親身的觀察,學生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之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動腦筋想出一個和光的折射有關的創新性的小實驗,然后在物理課堂上和其他的同學一起分享與討論。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實施探究式學習,能夠有效地促進生活與實踐的有效融合,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
三、因材施教,選擇適當的探究實驗方式
我們都知道,如果學生所學的知識太難或者太容易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學生接觸的知識過于簡單,他們會覺得很沒有挑戰性,因此覺得所學的內容太過于無聊,而導致他們不想努力學習。相反,如果學生學習的知識對他們來說太過于困難,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產生挫敗感。因此,選擇適合學生現有水平的創新性實驗非常的重要。
例如,在教學生《認識分子》這一課的時候,教師不應該只是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講解。還應該將同學們帶到實驗室進行觀察。但是,由于關于分子的知識非常的抽象,雖然它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一個角落,但是卻很難用具體的知識去解釋分子的存在。所以,對于這一章節的知識,老師不應該涉及太深入,也不要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通過創新性的實驗對分子進行觀察。因為學生對于這個概念了解得不多,而且也不是同學們在生活中直接接觸的事物。因此,在這一章節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換一個角度,間接地觀察分子的運動。比如,讓學生在家中準備一杯水,在水中滴一滴紅墨水,觀察會有什么現象出現。并且在學生觀察之后,告訴學生墨水在水中的擴散過程,就是分子的運動過程。這樣的知識就比較符合學生的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以談初中物理探究式學習模式的構建為題,對研究該課題的背景,將創新性的小實驗帶入初中物理課堂的重要影響,以及相關地方法進行了深入地探討。本文中提到了創新性的小實驗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對于為國家提供創新型的人才也是非常有幫助的。這個創新的時代需要很多創新的人才,來推動國家的飛速發展。此外,文中還提到很多關于如何將探究實驗有效帶入物理課堂的策略,主要是通過應用探究式實驗,多讓學生參與創新性的實驗或者比賽,教師結合自己的特點將創新很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以及將創新性的實驗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陸天明.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學習復環模式的構建與實踐初步[D].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