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芬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素質教育理念的發展要求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情感教育。數學課堂上學生在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中,互相交流、傾聽,動手實踐,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整個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施;情感教育;素質教育
小學數學教學與情感教育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一方面,情感教育滿足了教學中的情感需求,豐富了教學活動的情感體驗,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積極穩定的情感態度,從而走向優化教學、品質教學;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學也為情感教育的深入實施探索了有效路徑。二者共同作用,寓教于樂,寓學于樂,從而實現師生認知和情感上的彼此交融。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老師是數學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與參與者,對于學生的學習態度非常重要。因此,教育者首要任務是關注學生心理狀態的起伏, 確保教學時能找到最佳狀態, 并規范學生數學學習行為習慣的準則, 除掉陋習,這不僅幫助學生維持積極而穩定的學習狀態,完成從被動到主動、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還有效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義務感、自尊感等積極的道德情感。同時,由于小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征,教師需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感, 引領學生良好品行, 端正學習態度,務實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師者應嚴格要求自我言行一致,如板書書寫給人以規范工整、賞心悅目的視覺美感,數學語言能經得住推敲、簡明準確,教學姿態也要體現感染性、豐盈性等。 此外,教師要善于在班級同齡人中塑造模范形象,發揚學生身上優秀的特質,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
二、營造情境氛圍
情境的創設講究內容上要主題鮮明、契合學生數學學習現實,形式上要生動形象、新穎有趣,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態度體驗,從事數學智力活動。 如學習加減計算、貨幣換算、搭配問題等課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講故事、做游戲等方式模擬商店購物的場景, 根據具體的教學意圖搭建情境內容。 相反,粗制濫造的、脫離學生實際且形式俗套的教學情境極易引起學生無感甚至反感的消極情緒、情感。其次,“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驅動教學,因此教師要注重在課堂上由師生共同生成由表及里、 環環相扣的數學問題,促使學生經歷從生疑、解疑到釋疑的認知過程,獲得求知的樂趣、解決問題的自信心、成功的喜悅等積極的理智感。
三、培養理性思維
數學這門學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嚴密性、 邏輯性,教師在課上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通過簡潔明了的數學語言,引導學生對所學數學符號、概念和命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理解和靈活的掌握,并在練習中不斷加強歸納概括水平,培養學生的數學理性思維。此外, 教師要認識到小學生的數學理智感具有差異性,如偏內向型學生較膽怯、不易于表露情感,喜歡安靜、內省、獨立思考,而偏外向型學生積極、熱情、自信,但表現欲強、易沖動、情緒不穩定。 因此,要求教師尊重個體差異,遵循因人而異、取長補短的原則,陪伴學生心靈成長。 如對內向型學生,要經常鼓勵他們,尋求有效溝通方式;對外向型學生,應教導他們時常自我反省。
四、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數學課堂教育的進一步擴展是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一般情況下,同學們不能直接地學習數學知識并對其學到的數學知識點沒有真實的體驗。課外實踐活動能養成同學們運用數學課堂知識來解決實際遇到問題、強化同學們對數學知識點的認識。素質教育活動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課外實踐。課外實踐活動能夠使同學們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培養同學們的數學情感。學??梢赃M行一些有意思的課外實踐活動,比如讓同學們做數字游戲、猜關于數學的謎題等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在親身實踐中感受到數學的樂趣;還可以讓同學們以數字的形式來表達他們的情感,當心情不好時可以使用數字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不快樂,通過這種形式來調節自己的心態。鼓勵同學們制作“數學手抄報”的形式,進而調動同學們對數學書籍的興趣,這在辦手抄報的過程中要經過文章的選取、頁面的排版與設計、繪制圖片等過程,讓同學們親身體會到了數學的奇妙,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五、提高審美能力
數學美,既可以是知識本身體現的美,也可以是教學中數學方法、思想的美。要增強學生的數學美感體驗,不能脫離具體的教學內容,盲目堆砌數學的美,而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滲透有關美的理念,關鍵在于讓學生于細微中形成對美的體驗、感悟,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審美能力。比如,在教學認識“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展示生活中美麗的軸對稱畫面,如翩翩起舞的蝴蝶、傳神的戲劇臉譜、宏偉肅穆的天壇等,豐富學生的視覺感受,體會對稱美;之后通過設計你認為具有美感的軸對稱圖形,激起學生的聯想和創造欲。因此,對數學美的體驗正是經歷了從發現、鑒賞到創造美這樣一種對數學的審美過程。
結語
總之,情感與教學是密不可分的,新課程標準也強調了情感教學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做好情感教學,不斷強化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積極良好的情感,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好調整好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展現給學生的是積極向上樂觀的一面,從而促進學生均衡地全面發展,更好地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柳.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14(5):54.
[2]郭成福.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外交流,2013(9):32.
[3]謝建敏.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策略的應用[J].開心,2016(6):57-57.
[4]劉海云.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2(4):147-148.
[5]胡建華.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1(11):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