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再艷
摘要:為了實現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需要進一步完善課堂結構,打造更為優質且高效的學習課堂。數學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教學科目之一,肩負著培養學生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任。本文通過總結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優質課堂教學的宏觀要求,為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打造提出了一些具體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優質課堂;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1-0053-01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quality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teachers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lassroom structure, to create a more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learning classroom. Mathematics,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subjects in primary school,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this paper, by summing up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and combining with the macro requirements of high quality classroom teaching, som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building of high quality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Quality classe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小學數學的教學任務絕大部分都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小學數學的課堂模式也隨之面臨著更為深刻的改革。面對教學目標的改變,教師不能被動地迎合課改,僅做一些表面功夫,應主動迎著改革的潮流主動出擊,為學生定制優質的小學數學課堂。
1? 打造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教學所面臨的阻礙
不同地區小學數學教育所面臨的阻礙在具體細節上可能不盡相同,但以下兩個方面卻是大體普遍存在于各個地區。
1.1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打破。新課改看似簡單,但實際推進的時候卻困難重重。在考慮到學生的成績名次時,傳統的教學理念便會不由自主的占領制高點,導致短時間內課堂的教學模式很難發生突破性的改變。尤其是對于那些教齡較長的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已形成一定的慣性,更加難以打破[1]。
數學學科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抽象性,對理性思維的要求較高。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接受一系列的主觀灌輸之后,不能深層次理解那些相對抽象的數學概念。因此,以僵化的知識傳授以及機械性的練習為主要特點的傳統教學模式成為了打造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教學一大重要阻礙。
1.2課堂主體存在偏差。在新課程改革的體制下,課堂主體應由傳統的老師轉向學生,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然而,由于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和學生的年齡差距較大,學生對老師的絕對服從,致使老師在課堂中處于絕對主導的地位。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學生常會被動接受教師所輸出的知識,導致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不高,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少于其他文化課程。
由于教師的權威性被傳統教育理論的不斷放大,教師處于主體地位的小學課堂氣氛往往不夠活躍,學生面對新知識的交流討論也會受到一定阻礙,最終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也打不到預期。因此,要打造小學數學優質課堂就必須打破傳統,建立學生為主題的課堂氛圍[2]。
2? 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
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師應以課堂教學為手段,在優質的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成長中的青少年在小學教育階段掌握未來學習生涯所必須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為國家培養新一代的優質人才。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優質課堂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數學思維,能夠將掌握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并樂于進行自主的探究,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同時,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教學應帶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相對枯燥的數學課堂打造的更加多樣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數學世界。
3? 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教學的對策建議
3.1明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優質的課堂教學首先需要學生自己能夠積極地走進課堂,主動地將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就需要教師主動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在課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教師則化身“引導員”,以包容、關愛、尊重學生的態度引導學生,用專業的教學技能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
明確了學生的課堂主題地位后,教師還要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盡量因材施教,幫助困難學生走進數學課堂,鼓勵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積極交流,全面提升課堂的參與度,讓每一位同學都處在課堂的主題地位,從而構建出優質集體的優質課堂。
3.2豐富課堂教學活動。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較大,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成長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為學生設計一些列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并在課堂中找到答案。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尤其是針對抽象的數學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一味地輸出理論知識,強塞進學生的大腦,這會使學生喪失對數學的興趣。教師應盡量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啟發并引導學生進行下一步探究。在新課導入時,以人民幣換算一課為例,教師在正式授課前可組織學生進行一場實景購物,用標有不同數字的卡片代替真實貨幣開始小組之間的購物游戲,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游戲中初步了解人民幣換算,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理解這一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現實意義并且最終能靈活應用。在內容鞏固環節,教師可以將學生應掌握的數學知識套用不同的生活化場景,讓學生舉一反三,將學到的知識能夠做到靈活應用。在豐富的課堂活動中,學生能更深入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改掉一些同學愛溜號的小毛病,教師也能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可以不斷完善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模式,建設更為優質的小學數學課堂[3]。
3.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互聯網盛行的當今社會,優質課堂的打造當然也離不開互聯網技術。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數學難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上的資源將書面上晦澀難懂的文字轉化成各種媒體資源,通過圖片、動畫甚至視頻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化無形為有形,化難為簡。同時,互聯網上還匯集了全國各地名師的教學資源,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廣泛涉獵,從中學習,取長補短,打造更適合自己學生的優質課堂。教師也可以截取有趣的視頻片段,在課堂中呈現給學生,在擴展教學內容的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4]。
結束語:綜上所述,打造小學數學優質課堂需要教師打破傳統教學思維,將現代信息技術同課程大綱相結合,為學生呈現多元化且氛圍輕松的優質課堂,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數學知識并且有能力靈活應用。
參考文獻:
[1]薛廣寧.多元化教學助力小學數學優質課堂[J].魅力中國,2019,(49):114.
[2]曾愛民.探究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38):158-159.
[3]溫愛紅.淺談新時代下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教學[J].情感讀本,2019,(26):47.
[4]朱煥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J].成功(教育),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