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芳
摘要:默讀能力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技能。默讀能夠促使學生學會自我思考,培養閱讀能力。小學是培養語文默讀能力的關鍵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默讀習慣,因材施教,找到科學、高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不斷訓練的過程中提升閱讀思維深度。
關鍵詞:小學語文;默讀能力;培養策略
默讀需要學生在心中反復默念閱讀片段,反復思考,感受閱讀所表達的情感,這需要安靜的環境,學生之間互不影響,最大化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效率。默讀有速度快、相互影響小、精力集中的優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習慣。文章基于小學語文教學,就默讀能力培養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
一、階段性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
從大聲閱讀到默讀需要經過一個長時間的訓練過程。因此,在初期階段,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和標準應該放低。第一階段,教師先示范輕讀課文,引導學生看教師閱讀的部分,學習默讀的初期感受,以便后期模仿;第二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只張嘴不出聲的讀,采用有趣的方式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第三階段,教師直接指導學生不發出聲音,在頭腦中默念閱讀內容,手中畫圈寫字記錄閱讀重點,寫下閱讀感受,以便反復多次閱讀。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以下統稱“教材”)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教師先介紹童話故事的寫作背景,然后采用不同的方式閱讀課文、熟悉課文。第一階段,教師示范輕聲、有感情地閱讀課文,每讀完一句,學生跟著讀一句,模仿教師的語氣和神態,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引發共鳴。接著,教師引導學生第二遍讀課文,圈畫出描寫天寒地凍、冷風呼嘯的片段,讓學生輕聲讀,細細咀嚼,共同感受天氣的惡劣,學習作者環境描寫的技巧。第二階段,教師可以營造氣氛,采用幽默、有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模仿不出聲、只動嘴的動作,讓學生感受不出聲地閱讀。教師選取課文中描寫小女孩細節的片段,讓學生反復默讀,感受小女孩的可憐,引發學生的同情,達到感情共鳴。教師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速度,讓學生反復多次默讀,逐漸加快速度,達到語文能力默讀訓練的目的。第三階段,鞏固學生的默讀能力。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文片段進行閱讀,并做好記錄,用手指圈畫的方式加深印象,仔細研讀品味。最后,教師做文章總結,對比想象和現實之間的差距,讓學生體會小女孩絕望的內心世界,感受小女孩的可憐,獲得情感的體驗。課后,教師可以布置默讀作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鍛煉默讀能力,為語文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思考、默讀的習慣
默讀的關鍵作用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入思考,學生隨著思考來默讀不斷開拓思維,內心世界更加細膩、豐富,以提升閱讀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教材三年級上冊《望天門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默讀,根據作者描寫的環境在腦海中想象望天門山的模樣,邊默讀、邊思考。學生在第一遍默讀時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不清楚的地方做好標記,默讀完再返回研讀。教師解讀詩文含義,教會學生閱讀思考,做到教師邊教邊思考,反復思考得到更加深刻的認識,解決閱讀時遇到的問題。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第二遍默讀,研究江水、船的景色描寫,感受大自然的氛圍,思考、想象大自然的美好環境,培養學生的閱讀想象能力。第三次默讀課文,讓學生自我領悟,鉆研詩文,體會大自然的奧妙,以及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尊敬、喜愛,感受作者豪爽、樂觀的性格,領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感悟。鍛煉學生默讀、思考的能力,引發情感共鳴,反復、有感情地研讀,提升語文的閱讀能力,接受藝術美的熏陶。教師可以選擇幾名學生談談自己對詩文的思考,如何理解中心思想,在分享與交流中升華閱讀情感,加深對詩文的了解。
三、由詞句向整體過渡的方式默讀
一個優秀的作品通常是作者經過仔細推敲斟酌的,每個字、每個詞無一不表達著作者的細膩情感。因此,在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在字、詞、句、段閱讀方面的理解,從細節剖析作者情感,提升學生的默讀能力。例如,在教學教材二年級下冊《雷雨》這篇課文時,第一遍默讀課文,讓學生邊思考邊做好筆記,對優美的語句做好標記。第二遍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提煉出描寫雷雨的重點語句,思考課文中的雷雨與平時的雷雨有什么不一樣,及不一樣的原因,讓學生猜想原因,增加課堂的互動。教師選擇部分優美段落,讓學生第三遍默讀課文進行賞析,從“黑沉沉”“壓”感受作者描寫的烏云密布的情境,從“垂”“亂擺”體會大風的呼嘯,從“越來越亮”“越來越響”感受閃電雷聲,結合課文細節描寫,深入感受雷雨的猛烈。教師將雷雨前后的情節進行對比,從對“太陽”“青蛙”的描寫,感受天晴時的愉悅,注重引導學生對字、詞的深入研讀,細細推敲其中的韻味,從而提升語文默讀能力。
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只有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默讀訓練,積極培養其默讀能力,注重字、詞細節閱讀,才能讓學生了解語文閱讀的魅力,發揮默讀的優勢,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姜同栓.淺述小學語文教學中默讀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師版),2016(27).
[2]解建萍.閱讀教學不能忽視學生默讀能力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