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英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使得高中政治教師不得不將教學重點放在促進學生具備全新的學習觀念上,教師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的改變,促使學生在學習觀念和學習方法上發生了積極的轉變。而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借助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元素合理設計課堂,學生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已有生活經驗進行學習,并將在課上習得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教育理念
生活化教學,強調教師分析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事物、人物,學生生活中發生的事件或是最近的熱門事件等,并在分析的基礎上將其與學生的學習內容相整合,便于學生理解所學內容,也便于學生以政治的眼光看待生活,了解自己應該掌握的知識,應該具備的意識,應該做出的行為,應該具備的品格。筆者在教學中分析了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內涵,并結合教學實際進行了實踐,現將教學經驗闡述如下: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圍繞學生主體設計課堂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為了讓學生更理解學習內容,讓學生以更加輕松的方式學習。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夠使學生察覺到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看到的事情,或有過的經歷,是否有不合理之處,促進學生學會分析生活中發生的真實案例。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展開案例分析,更符合學生對政治學習的需要,也能夠達到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消費及其類型”時,教師完全可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教學,根據與之息息相關的消費情況,促進學生在課上展開討論與探究。首先,教師利用語言為學生創設一個模擬的話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同時了解學生的消費觀念。教師:“如果你們買彩票中了500萬,你會怎么花?最想干什么?”問題引發了學生激烈的討論,旅游、買車、出國、買衣服等消費活動被學生提出來,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消費活動,讓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消費。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消費活動多種多樣,它們有什么區別呢?影響各種消費產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剛剛提到了中了500萬之后,大家選擇的消費活動有所不同,這又說明了什么問題呢?”從中彩票的問題到引起學生的深思,本節課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基本都包含在教師設計的問題中,能夠有效保證學生在課上探究問題,從而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二、借助網絡教育資源,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很多直白的描述詞匯,或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內容,都能夠通過教師的教學語言展示出來。結合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在教學中可引入生活化元素的渠道增多,利用網絡教育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場景,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缺憾,也能夠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政治在生活中的體現。
例如,在學習“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時,學生會在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際聽到新聞,而由于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較大,沒有太多的時間看人民代表大會開展的具體過程,或者有些學生對新聞不太感興趣,導致學生對人民代表大會的認識僅僅存在于課本中。教師可借助網絡教育資源,在課上為學生搜集人民代表在大會上提出的建議,展示習近平主席在人民代表大會上的發言。主要是在學生充分了解人民代表大會的基礎上進行后續的授課。通過網絡視頻,向學生介紹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并結合具體事例向學生講述人大代表的具體權利和義務。結合課上為學生展示的視頻資料,以及教師的教學語言系統化的講解,學生能夠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學生在課下通過網絡搜集相關資料,更加全面地了解人民代表大會。
三、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在實踐中加強理解
本地的紅色教育資源,是最好的生活化教學素材。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承擔著教書的重任,還需要滲透德育,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增強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借助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師將學生帶到戶外,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體味英雄、烈士等為我們帶來的和平穩定的生活,同時還可以通過具體故事的講解或具體人物的分析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
例如,借助清明節等傳統節日,教師可根據本地的紅色教育資源,積極展開實踐活動。在學生游覽英雄人物的故居、參觀烈士陵園等地時,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講解可以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通過故事充分了解鮮活的烈士,領悟傳承在中國人血脈里的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艱苦奮斗、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相比教師在課上組織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戶外參與的實踐活動更容易引發學生的思考。
總之,在落實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尋求學生生活實際與政治教學的契合點,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通過網絡教育資源拓展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同時,還可以根據本地的紅色資源,帶領學生參與戶外的實踐活動,實現政治教學與生活的結合。
參考文獻:
[1]張文.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實踐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5(03):159-160.
[2]周豐. 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學的內涵及建議探析[J].內蒙古教育,201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