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艷萍
摘 要:在數學的教育發展過程當中,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應試教育體現為學生對于具體題目的解題能力。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個人素質的同時,應當有針對性地對于學生的個人解題能力。本文針對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對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的意義和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教育;解題能力;高中數學;
數學對學生們的培養,旨在使學生能夠以理性的價值觀念對待世界。部分高中數學課堂所授內容過于死板,說教性濃厚,對于備考壓力較大的學生來講很難有代入感。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于習題的講解模式,提高學生在解答問題時的代入感,以及在解題過程中對于教師解題模式的運用等思維。解題能力的培養恰好滿足了教育工作者對于教學改善的需求。本文就高中數學課堂的解題能力做出分析與探究并提出相應的問題。
1.數學課堂發展現狀
社會的蓬勃發展更加注意對人才的需求,教育的改善勢在必行。我們作為教育界的園丁,更應該深深認識到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刻不容緩。在種種新課改大背景下實施的教學方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學生的整體實力和綜合素質,但是相對于一些發達國家,我國的教育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在提高課堂有效性方面,我們國家仍然需要完善相應的教學方略。教育的長足發展才能為國家的進步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數學教育又是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一部分,有著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作用,是對于一個人才必不可少的要求。提升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有效性乃至整個教育界都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我們要充分理解發掘課改下新策略存在的問題,并在問題沒有形成隱患之前將其扼殺在搖籃里。將針對問題的政策冠以雷霆之力,將政策改善對于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行全面培養。
2.數學課堂對于解題能力培養的意義
在數學的教育發展歷史中可以得出,學生的數學素質和個人的生長環境和數學背景有關,也有的人表示這與他對于社會的接觸和自身對于經歷的感悟有關。不管怎么分析,一個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與一個優秀老師的指導和引領總是息息相關。那么,成為一個優秀合格的數學教育工作者,對于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恰當的邏輯思維能力需要深深的思考,其中一個好的教學方法格外重要。對于高中數學教育的教育方法可謂是層出不窮,但是要想成為一種適合當時教育節奏,滿足教育目標要求的良好教學方法,就需要將學生帶入到課堂中。具體的教育應當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從而使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更加深刻。它的存在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拘泥于課本,要多思考學生的狀態,從而選擇一個合適的教育模式使學生進行具體問題分析。
3.高中數學課堂培養解題能力的方法
3.1教育中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良好的教育要求充分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面對具體問題的引導時,有更好的代入感以及更深刻的思考。在教育過程中,不拘泥于數字表面而是讓學生內心中產生豐富的遐想,主動去思考其中蘊含的邏輯。教育不要死板的詮釋邏輯的表面,也不可以要求學生單純的死記硬背。
3.2教育過程重視趣味性
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具有有效性的教育,具有先進性,正是其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和學生的代入感,學生對教育的教學課堂的興趣越濃厚,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思考的越深刻。例如,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在教育的過程利用學生的愛好進行類比,比如球類、工藝品等高中生比較偏愛的具體事物,將其融入相關的應用題教育。在興趣的帶領下,學生會自發的進行思考,學生不感興趣或者日常生活中不常發生的事情,就無法達到這一效果。
3.3將游戲融入到課堂
學生喜歡玩游戲是正常的現象,有些老師對此提出反對并且聯合家長封鎖孩子愛玩的天性。正所謂堵不如疏,老師固然要教育學生不能玩物喪志,但是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玩游戲這一點,將游戲引入課堂,將游戲與學習相結合。適當的利用游戲來增加課堂的生動性,拉近了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操作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改善了課堂的氛圍。
3.4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教育
在設計適合學生的問題中,教師不要局限于一種設計方法,久而久之課堂依舊死板。設計方式有很多,例如,和學生一起欣賞圖片、找有關的影像資料和音樂與課堂相結合、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帶動學生的積極性等,有利于學生在解體的時候思考的更多。
3.5將科技與教育相結合
教師將有關教學內容的音頻和視頻與問題相結合,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以同樣的形式提出疑問和需要探討的問題,學生會主動的參與到問題的思考中去。通過科技手段,具體問題的教育對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的效果更加顯著,科技手段的引用不同于傳統的板書授課,其簡潔有效的課堂模式,有利于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擁有更加簡潔的思維和解題方法。
4.結束語
在高中數學課中,解題能力的培養必須要基于學生興趣、貼近現實生活、靈活運用游戲以及采用多種方式。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逐漸提升,收獲越來越多,綜合素質的提升更加快速。全面的教育改革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的培養和數學邏輯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麗.數學課堂中解題能力的思考[J].才智,2018(04):137.
[2]張小菲.數學與生活[J].中國校外教育,2018(08):16.
[3]李維.論數學課堂中的教育教學[J].鎮江高專學報,2017(0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