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苑
摘 要:在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教學模式的創新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促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許多老師著眼于學科教學的現實表現,致力于教學模式的創新,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掌握學科學習的精髓。對此,本文以高校鋼琴教學為研究內容,提出創新模式構建的相關要求,以期為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促進鋼琴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創新;模式構建
作為我國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教育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實現了快速的發展,藝術教育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因此老師需要注重創造性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分析和解讀。鋼琴教學屬于一種重要的藝術學科,老師要了解學生在鋼琴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基礎和自身條件,積極地將更多創造性的教學元素與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相聯系,以此來實現有的放矢,保障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綜合提升。
一、高校鋼琴教學現狀
結合上文的相關分析研究不難發現,高校鋼琴教學對創新藝術教育的重要作用,促進素質教育的大力落實有著一定的作用。目前,在對我們的高校鋼琴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之中,許多學者以學生目前的專業學習能力為著眼點,了解學生對鋼琴藝術的掌握水平,筆者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以及質量參差不齊。首先,有一部分學生沒有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只能夠完成簡單的藝術表演,無法站在宏觀的角度全面理解音樂內涵,實質的音樂素養和藝術素養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學生還沒有在閱讀分析樂譜和實際演奏的過程之中將個人的情感元素融入進去,非常被動和消極,難以主動地挖掘鋼琴學習中的藝術內涵以及學術價值,最終導致大量的教學資源被浪費。
二、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構建
為了彌補上文之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高校鋼琴老師需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條件,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框架,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營造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真正地將模式創新、內容創新與方法創新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高校鋼琴教學的實質作用及優勢。
(一)構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新課程改革,都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開展高校鋼琴教學活動中,老師需要重新調整師生角色,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從我國現有的教學狀況來看,大部分高校鋼琴老師直接以傳統的教學手段為主,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理論知識的灌輸上,采取單向引導的形式來落實教學實踐活動,學生被動學習。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老師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踐行以學生為主的創造性教學模式,在宏觀的角度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輔導,堅持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其次,老師需要營造更加自由且寬松的鋼琴教學氛圍,盡量避免對學生的壓制,而是讓學生在個人學習熱情和意愿的指導之下主動地完成鋼琴學習任務。比如,老師在課前可以播放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聆聽,引導學生深入感悟作者的在創作時的心境。最后,當學生出現錯誤時,老師需要在課外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鼓勵學生學習他人的優秀演奏技法和經驗,改正自己的問題,從而盡量避免同一個錯誤再犯,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真正讓學生意識到鋼琴學習的樂趣和奧秘。
(二)建立個別與小組相結合的多重教學模式
小組教學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前者能夠彌補學生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意識,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之中承擔相應的小組分工任務,為他人提供相應的幫助,學會與他人共享學習經驗。后者則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個人所存在的不足和優勢,從而主動地在自主實踐以及鋼琴學習時實現舉一反三,通過自我教育和自我調整來擺脫個人在鋼琴學習中所存在的困難和障礙。作為一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小組教學在實踐應用時備受老師的好評,高校鋼琴老師需要著眼于模式創新的實質條件,積極建立個別小組多重教學模式,了解創造性教學策略下教學要求的具體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良性成長和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有所區別,因此,在落實鋼琴教學的過程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相應的小組,保障小組成員之間的優劣互補,體現小組教學的指導作用。
(三)開設鋼琴即興伴奏課程
即興伴奏課程也是鋼琴教學中的重點,這一教學板塊對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學習行為習慣意義重大,老師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為目標,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輔導,營造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保障學生在反復練習和表演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演奏能力,積極抓住各種演奏機會,為后期的自主學習以及創作要提供更多的依據和借鑒。比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欣賞柴可夫斯基的鋼琴組曲《四季》,鼓勵學生搜集與這一作品相關的創作背景、創作特色、曲式結構、藝術貢獻等資料,采取小組合作編配即興伴奏的形式,來加深學生對這一作品的影響,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藝術創作水平。
結 ?語
在高校鋼琴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學模式的創新尤為關鍵,老師需要掌握不同模式的應用要求,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調整后期的教學方向,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和音樂素養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 郝欣.淺談高校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J].好家長,2017,(72).
[2] 薛曉妹.淺談新時期大學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J].大眾文藝,2017,(22).
[3] 陳靜.淺析創新教育模式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北方音樂,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