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錦坤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教育問題已經逐步成為社會熱點問題,我國教育部體也提倡構建教育合力,號召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教育活動,給予一定的教育支持,以便切實優化青少年的受教環境,為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做好充足準備。本文將從與政府部門合作、與學校單位合作、與同行中心合作三個角度來分析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應該如何構建教育合力,切實優化青少年的成長環境。
關鍵詞: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教育合力;構建策略
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目前已經成為發展學生特長,開發學生發展潛能,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機構,雖然是學校教育機構的重要補充力量,但是卻并不受學校課程限制,反而更加開放、自由,應該始終圍繞學生的現實成長需求來設計課程結構,為青少年的長遠發展做好充足準備。那么,為了進一步優化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的人才培養質量,讓青少年接受豐富的文化培訓、技能培訓、品德培訓,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工作人員便要積極與多方力量合作,一方面是要優化本中心的教學設施設備、教育資金、培訓活動等,另一方面則是要提高本中心的社會影響力,讓青少年真正實現長遠發展,使其切實找到成長方向,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與政府部門合作
政府部門是最為重要的教育支持力量,且只有獲得政府支持,才能大刀闊斧地開發并整合鄉土資源,切實組織豐富的培訓活動,保證青少年學有所得、學以致用,使其逐步實現學習發展。因此,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要積極與政府部門合作,由政府制定豐富規范的教育政策與法規,同時投入豐富的財政、人力、物力與技術支持,由此優化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的教育環境,全方位地改善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中各個課程的操作程序與實現條件,穩步發展青少年的特長優勢。
本中心便經常會與政府部門溝通培訓計劃,必要的時候還會獲得政府許可,由此組織實踐類的主題培訓活動,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主題教育活動這種。比如,為了優化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觀念,使其懂得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保證民生幸福、社會穩定與家庭和諧的基本條件,本中心便于縣委宣傳文明辦、縣教育局與共青團元江縣委共同舉辦了“童心向黨,紅歌飄揚” 的歌詠活動,讓青少年學習了革命歌曲,還組織了紅歌表演活動,吸引了78名青少年,使其全面接受了紅色革命教育。
二、與學校單位合作
學校是實施教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基本機構,不管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如何完善、豐富,都難以替代學校教育,且二者本身應該是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關系。因此,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要加強與學校單位的合作與交流活動,吸引一些在學校任職的優秀教師到中心擔任輔導老師,同時還要全面了解學校課程的安排與教學進度,以便針對性地調整本中心的課程結構與培訓計劃,二者要相互承接,從而真正為青少年的長遠發展做好充足準備。
為了切實優化本中心的師資隊伍,本中心與一些專業教師簽訂了合作協議,使其到中心擔任課程輔導工作,還會積極組織教師培訓活動。如此,便可讓教師全面追蹤青少年的認知發展過程,靈活調整學校課程、中心課程安排,切實優化各個課程的人才培養質量。再者,本中心也十分珍惜每一次與學校領導人、一線教師的合作交流活動,所以會適當開放本中心的教育平臺,邀請各個學校的校長、教學主任與一線教師等到本中心進行參觀交流。如此,則可積極汲取學校機構的教育教學經驗,由此調整中心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本中心也會在交流活動中分享成功的培訓經驗,希望一線教師可以積極借鑒、遷移應用,真正實現教育合作,進一步提高本地的整體教育水平。
三、與同行中心合作
既然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是終身教育的基本組成,并不是教育部所指定的定點教育單位,存在一定的“私企化”、“個人化”發展特點,所以一個地區的培訓機構數量是比較多的。雖然彼此之間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但是如果可以積極合作,共享教育資源,交流管理經驗,那么則可實現共同進步。因此,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要與其他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機構合作,雙方要針對本機構的現有資源與特色課程制定特色化的人才培養方向,以便進一步優化青少年的成長環境。
本中心便會經常與其他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機構共同組織豐富的教育培訓活動,會共享本機構所整合的課程資源,多方一起努力,不斷優化教育平臺。比如,本中心要求活動部主任隨縣文明辦到鄉鎮考核檢查鄉村學校少年宮運行情況,也邀請其他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的關鍵人員到本中心交流校外教育工作,切實共享了教育資源,互通了教育信息。
總而言之,以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為媒介與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作關系可以促使本中心實現可持續發展,也能不斷優化教育領域的風氣與氛圍,可以真正為青少年打造一個優良的教育環境。因此,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要與各方力量積極合作,切實優化青少年的成長環境,為培養多元、特色化人才做好充足準備。
參考文獻
[1]閆曉霞.論縣級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教育價值的體現方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7(12):9-10.
[2]李冉.整合社區公共資源 培養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J].科協論壇,2017(07):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