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姬
【摘 要】基于板塊教學的課堂讀寫結合實踐探索,具有更多創新意味。教師要依托“讀寫基地校”展開教學實踐,科學利用教材資源,優化小練筆操作程序,為學生搭建多種形式的互動平臺,延伸讀寫結合訓練域度,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順利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板塊教學;讀寫結合
葉圣陶曾說過:“閱讀與寫作是一貫的,閱讀得其法,閱讀程度提高了,寫作程度沒有不提高的。”正如杜甫所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依托“讀寫基地校”,創立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深度發掘信息源,優化讀寫結合操作程序;搭建互動式平臺,延伸讀寫結合訓練長度,都可以為學生習作成長注入豐富活力。
一、依托讀寫基地校,創立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依托“讀寫基地校”展開讀寫結合實踐,為我們教師提供更多可利用教學優勢資源。學校能夠被評上“讀寫基地校”,說明全校讀寫教學有更多亮點,教師習作教學有更多創新探索,這都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在讀寫教學實踐中創立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有其優良的基礎條件,作為語文教學,需要做好科學的教學調研,根據學生讀寫基礎展開教學設計,順利啟動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為學生習作訓練提供更多機會。
在設計讀寫結合的教學流程時,教師需要有板塊構建意識,讓學生從不同視角展開訓練,其訓練針對性更強,訓練效果也會更為突出。如教學《草原》這篇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對草原景色描寫進行重點閱讀和分析,然后給學生布設讀寫結合任務:草原景色太迷人了,如果讓你用幾個關鍵詞來歸結,你會想到哪些呢?如果讓你用這些關鍵詞展開描寫,選擇你熟悉的其他景色,你會給出什么樣的答案呢?學生針對教師布設展開梳理和思考,很快就找到一些關鍵詞:遼闊、清新、安靜、典雅等。學生開始運用這些關鍵詞展開讀寫操作,教師給出一些具體的要求和提示,讓學生在景色描寫中體現這些關鍵詞的意義。課堂展示階段,大多數學生都能很好并能夠順利完成小練筆,典詞板塊訓練獲得豐富成果。
二、深度發掘信息源,優化讀寫結合操作程序
讀寫結合教學程序啟動后,教師需要有板塊教學意識,針對學生習作基礎,對學生進行系統性訓練。典詞應用教學板塊、句式應用教學板塊、修辭應用教學板塊、文段構思教學板塊、立意選材教學板塊等,都可以成為讀寫有效結合的設計選擇。為提升板塊教學的效率,教師還要對板塊教學程序進行創新優化處理,讓更都學生都能夠順利進入到板塊學習環節,以提升習作學習品質。
《狼牙山五壯士》是一篇抗戰題材的課文,學生對英雄充滿敬意,教師以此展開讀寫結合并發動:革命英雄有氣壯山河的豪氣,他們必將載入光榮的歷史,成為不朽的形象。如果讓你用一句話,給這些英雄題詞,你會如何操作呢?學生聽說要給英雄題詞,自然有些緊張,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名人對先烈的題詞案例,讓學生展開學習體驗,然后進行讀寫操作。經過一番思考和討論,學生都能夠寫出心中的誓言。“狼牙山屹立不倒,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向狼牙山五壯士致敬,我們一定不忘國恥,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教師對學生小練筆進行集中點評,學生從小練筆中獲得的學習體驗更為深刻。將題詞作為習作板塊展開教學,學習目標集中明確,學生操作針對性更強,學習效果顯著。
三、搭建互動式平臺,延伸讀寫結合訓練長度
讀寫結合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有延伸發展的意識,對課堂訓練進行更多延展,讓學生接軌生活認知展開實踐操作。特別是對物象的觀察、對課外閱讀的感知、對社會的感思,都可以成為讀寫的立意角度。教師讓學生從生活中取材,在實踐中反思,對提升學生習作品質有重要現實幫助。小練筆教學呈現板塊化,符合學生學習基本要求,與學生習作成長相一致,具有更高的契合度,值得我們做深入的教學實踐和探索。
讀寫結合不能局限在課堂有限時空之內,需要有多維的拓展,給學生創設更多訓練機會,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訓練效果。如《青山不老》,這篇課文刻畫了植樹造林的典型人物形象,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特點展開小練筆設計: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平凡的人物,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著,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展開生活調查,找到這樣的典型人物,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一個角度,對人物進行描寫,并將作品發布到學科互動平臺上,我們將在網絡互動平臺展開評價交流。學生拿到這個訓練任務后,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深入到生活之中,搜集一些典型素材,展開習作實踐。在這個讀寫設計發動時,教師從教材文本內容出發,引導學生展開延伸性思考,在生活中搜集信息,利用互動平臺展開交流活動,都體現出專題板塊的屬性特點。利用描寫塑造人物形象,教學訓練目標集中,學生操作針對性更強,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對如何刻畫人物形象有了全新認識。
板塊教學是一種全新實踐模式,教師在讀寫結合習作教學中引入板塊教學機制,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系統性訓練,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習作習慣,促進其學科核心能力的成長。小學生怕作文,這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應該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高度關注,不妨從讀寫結合開始,對學生展開循序漸進式訓練,培養學生習作意識,歷練其習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黃雅芳.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語文天地,2017(06):35~37.
[2]陳小娟.循序漸進環環相扣——談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板塊教學[J].教師,2018(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