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鋼
摘 要:目前,隨著新課改推進,我國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不僅要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傳授,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而是需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在教學中還需要結合實際的生活。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的教學生活化進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幫助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將數學的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更好的開展小學數學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教學生活化
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如果僅僅是通過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數學的概念,因為在傳統教育中,數學的概念性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開展“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生活化的教學非常重要,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但是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并沒有掌握“實踐與綜合應用”正確的數學方法,所以在教學中沒有真正達到教學的效果。
1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1.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目前,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因此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面對教師枯燥的講解,學生很難真正的理解數學的概念性知識,而且也不利于將數學和生活建立起聯系,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沒有有效的提高,而且教師只是通過知識的講授,沒有進行實踐,導致學生只能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另外,很多教師雖然在積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但是還是過于形式化,在實踐中很多學生還是只注重興趣和好奇,將課堂當成是一種娛樂的方式,因此失去了教學的意義。
1.2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學的教學現狀
在新課程標準下,對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標準,要求重視“實踐和綜合應用”這一環節。對于這一項教學內容,是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同時也是教學的重點內容,重要表現是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實踐進行結合。因此需要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不會重視這一教學內容,大多數的教學都認為課堂的時間非常寶貴,所以如果讓學生進行實踐和探索,會浪費大量的學習時間,所以嚴重影響教學的效率。
2教學生活化策略分析
對于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將教學分成三個不同的階段,包括課前導入、課堂教學以及課后作業。
2.1課程導入
首先,教師要注重課堂的導入環節,在導入環節中注重實踐教學的開展,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索的積極性,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的觀察或者生活經歷發現數學問題,例如在講解圖形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學會發現身邊小事,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正方形,哪些是圓形的呢?再引導學生觀察不同圖形的特征,讓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和欲望,之后再回歸到課本,引入本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所出不同圖形的特征,也可以在課前提出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對學生提問:為什么自行車的車輪會設計成圓形而不是正方形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讓學生注意聽講,并鍛煉思維能。另外,教師也需要注重對這門學科的介紹,讓學生真正的了解數學,同時在生活中感受數學。
2.2課堂教學
數學的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課堂環節,首先教師需要重視對教學方式的創新,融入數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例如教師在開展“實踐與綜合應用”的教學內容時,可以結合實際的生活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式的教學方法,在進行“統計與概率”的教學時,就可以通過擲骰子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實踐,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讓每一個學生都擲一次骰子,然后對骰子數進行記錄,進而引進概率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實踐可以更真實的感受到數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開展實踐化的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發生某一件事情的概率,從而提高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課后作業
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數學的課堂教學,還需要重視對課后作業的布置,在教學中,不能只看重數量而不注重質量,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需要結合實際的生活情境布置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并利用課后的時間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學會將數學和生活相結合。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對家里的冰箱、電視或者桌椅的尺寸進行測量,通過生活中的事物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從生活中學會尋找問題的答案,并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從而更好的達到作業布置的效果。
3總結
總之,對于小學數學的“實踐和綜合應用”教學,主要是把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以便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從而更好的開展實踐教學,并學會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熊覓.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宋占祥.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實施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
[3]王文路.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