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友美
摘 ?要:受疫情的影響,各學校都開始延期開學,網絡直播教學成為了目前教師主要采用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夠學習到知識,既保證了學生的安全,又不耽誤學生的學習。但是,網絡直播教學畢竟是新興的事物,教師在進行網絡直播教學時,難免會出現多種多樣的問題,影響了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將以小學數學為例,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提升小學數學網絡直播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網絡直播;教學效率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此時學生學習的好壞,將會對之后的學習、生活、工作產生深刻的影響。數學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小學數學教師自然需要關注對學生的教學,讓學生掌握好數學知識。在疫情的影響下,小學數學教師只能依靠網絡直播對學生進行教學。要想使網絡直播教學更有效,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不不斷地探究新興的方法、總結經驗,革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提升小學數學網絡直播教學效率的方法,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胞們提供有效地借鑒。
一、轉變觀念,做好教學計劃
不同于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網絡直播教學不能使學生與教師面對面的溝通,更加注重網絡資源的應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教學觀念的轉變,盡量的應用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并做好教學計劃,為網絡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礎。
筆者就十分注重教學觀念的轉變,會盡量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在備課階段,筆者會利用網絡構建與所教學的知識相關的微視頻,并將該微視頻提前傳送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微視頻的觀看,更好進行數學知識的預習,讓學生能夠進行數學知識的自學,從而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面對課堂知識的學習。當然,筆者會盡量地構建結構清晰地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以此提升教學的目的地和針對性。除此之外,筆者還會盡量的熟悉計算機,探究多樣的計算機操作,巧用計算機搜索教學資源,設計教學PPT,以此讓自己的教學能夠更順暢、更直觀。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做好網絡直播教學,就應該注重教學觀念的轉變,做好十足的教學計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
二、注重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
對學生來說,相比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網絡直播教學在某種程度上具有自由性、不正式的特點,從而使得學生十分容易在課堂上走思,不好好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面對這種現象,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注重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更認真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在進行網絡直播教學前,筆者會盡量布置講課環境,讓講課環境能夠被布置的更具有正式感。當然,筆者也會要求盡量收拾自己的儀表,穿上正式的衣服,做好學習環境的布置,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進行知識的學習。在網絡直播教學前幾分鐘,筆者還會告訴學生本課的教學內容,并向學生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要求,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比較正式地學習環境。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會盡量地采用激昂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教學,并保持教學語言的幽默和生動性,使得學生能夠在筆者良好的教學語言的影響下,提升自身的課堂注意力,能夠跟為認真地進行知識的學習。當然,筆者還會盡量的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能夠進行問題的提問和討論,以此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使得學生更具有學習的興趣。
總之,課堂學習氛圍對學生來說十分的重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必要注重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使得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下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三、創新教學評價方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包含著多種多樣的教學環節,教學評價就是其中之一。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網絡直播教學時,有必要根據網絡直播的特點,創新教學評價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良好的評價下,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筆者在進行網絡直播教學時,就十分注重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如,筆者會在課堂上,借助平臺上點名的功能,向學生進行問題的提問,讓學生進行問題的回答,并對學生所回答的內容進行合理性的評價。在進行完網絡直播教學后,筆者會調取學生觀看的觀看數據,收集學生的課堂筆記照片,借助網絡溝通平臺,對學生進行合理地教學評價,使得學生能夠在筆者的評價的影響下,更為認真地聽課,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認真度。除此之外,筆者還會觀察學生的網絡數學題解答情況,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性的評價,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知識的教學。總之m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注重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使得學生能夠在良好的評價下,更認真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綜上所述,對學生來說,數學知識的學習十分的重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承擔起屬于教師的責任,探究科學、有趣、多樣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網絡直播教學,使得學生能夠通過網絡更好地學習知識,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學生因此能夠獲得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秦丹丹.淺談如何教好小學數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2).
[2]任毅,費明明,甘文田.學習風格對網絡課程學習效果的影響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