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香 經濤 胡心偉
摘 要:森林資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不僅可以調節氣候、凈化空氣、減少噪聲污染,而且可以實現防風固沙的功能,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木材、原材料和其他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做好林業管理工作,特別是種苗管理工作,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诖?,本文就林業種苗管理存在的問題開展探究與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林業種苗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種苗管理;問題分析;解決策略
在經濟生產過程中,大量的林業資源開發,使森林面積嚴重縮小,造成了頻繁的環境污染。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我國現階段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林業部門應加強種苗管理,改進生產工藝,保證森林覆蓋面積,以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林業種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專業人才
目前,我國林業種苗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傳統的經營模式,嚴重影響了林業種苗管理的效率。由于社會市場缺乏技術人才,迫不得已只能依靠粗放型的傳統管理模式。由于技術人員業務素質不達標,造成苗木管理不及時,造成林木成活率低,既浪費資金,又浪費人力?,F階段,我國林業職業教育領域的介入相對較少,培養的林業專業人才相對不足,而且許多專業人員對林業種苗培育的現實意義和專業化認識不足,導致林業種苗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相對較低[1]。同時,林業建設者的工作環境較差,有關部門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對技術人員作出相應的補貼和慰問,人才待遇機制不夠人性化,導致許多林業專業人員抵制到基層林業站工作,從而抑制了林業種苗管理的發展。
(二)苗種質量欠佳
我國正在不斷擴大城市綠化,對苗木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也促進了林木種苗產業的發展,使苗木產量也逐年增加,但產量的增加卻伴隨著質量問題。同時,林業種苗相關企業之間信息交流不足,在規劃林業種苗工作方向時調查研究工作不夠全面,栽培苗種不符合當前市場需求類型,造成供需關系存在偏差。目前,我國林業資源市場管理不完善,缺乏規范的行業規章制度,導致一些不法分子惡意鉆孔,影響市場苗木質量。
(三)投入資金不足
保證種苗成活率和質量是林業種苗工作的最終目標。目前,我國大多數林業生產區采用傳統的管理方式,大多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在工作過程中采用人工購苗、施肥、澆水和病蟲害防治,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勞動力浪費[2]。林業種苗產業需要大量資金,成本回收周期過長,也導致一些企業資金緊張,造成育苗設備落后,現代化設備使用少,無法涵蓋苗木各方面的工作。
(四)市場化程度不高
現階段林業種苗管理還存在現代化水平不高的問題,林業種苗管理不能掌握林業市場需求的第一手信息,難以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種苗的種類和數量,容易造成供需脫節,影響林業種苗管理的經濟效益,整個林業的發展也受到種苗管理的制約。林業種苗管理需要跟上政策的變化,但目前一些種苗管理機構缺乏政策和市場意識,剩余種苗只能低于市場價格處理,林業種苗管理的經濟效益受到損害,資金不足嚴重影響種苗管理水平,長此以往會形成惡性循環。
二、林業種苗管理存在問題的有效解決措施
(一)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
在林業種苗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作為支撐。針對我國現階段林業人才短缺的現狀,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應加強林業專業人才的培養,為社會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3]。政府可以在高校設立林業教育專業,加大師資和教學資源的投入,培養林業科研專業人才。各林業部門和林業站可以從實際出發,聘請相關專業人士,定期對在職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工作人員的林業種苗管理知識和技能,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
(二)提高種苗質量檢測監督力度
林業種苗質量關系到移栽成活率,關系到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情況。因此,有必要完善苗木流通過程中的種苗質量檢測機制,聘請專業檢驗機構對即將進入市場的苗木樣品進行檢驗驗收,消除種苗生產者自我檢驗所帶來的不公正、不權威、不可靠的現象[4]。同時要做好種苗流通監督工作,堅決打擊種苗培育機構假冒偽劣的現象。監管部門應從監管措施、手段、質量等方面入手,做好林業種苗的流轉工作,穩定苗木市場秩序。
(三)注重市場調研掌握動態信息
各地林業部門應加強溝通交流,結合林業種苗市場需求和現狀,借鑒以往工作經驗,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基礎,加強林業種苗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實現林業信息在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之間的實時通信和資源共享。合理擴大市場調研的范圍和對象,收集更廣泛的林業種苗管理信息,及時掌握市場動態。只有信息化、動態化管理平臺,才能更有效地實施種苗管理,保證種苗市場的健康發展。
(四)增加建設管理資金投入
林業種苗工作將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也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密切相關。因此,林業種苗投資工作不僅可以促進林業的發展,而且可以極大地改善我國的經濟和人民生活。因此,林業種苗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保證林業苗木工作的正常進行。有關部門還可以對某些特種苗木提供特殊支持,制定獨特的科學管理和培育方案,引起林業企業的注意,拓寬企業投資林業苗木的渠道[5]。這樣不僅可以解決林業種苗工作資金和投入不足的問題,而且可以借鑒各種現代企業的經營模式,完善現代林業種苗業管理模式,大大提高種苗培育的效率,從而提高林業苗木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種苗管理是林業建設活動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因此,林業部門應深入分析種苗管理存在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優化措施,提高種苗管理質量,此外,還有掌握種苗生產技術要點,嚴格規范種苗培育過程的科學性,以滿足市場需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合力.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問題及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20,(15):184.
[2]步顯超.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建材發展導向(上),2020,18(6):113.
[3]張吉哲.林業種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種子科技,2020,38(11):24,26.
[4]安豐波.林業種苗管理常見問題及發展對策探討[J].種子科技,2020,38(9):90,92.
[5]金大偉.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5):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