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我們農村小學的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都比較多,學困生人數也多,轉化難度大,但只要努力做就有成績。學困生在學校、家里往往得不到尊重信任,有畏懼,不信任或反感施教者,在行動上表現出疏遠、不在乎或反抗。為使他們轉變這種觀念和改變態度,我們就要用深情換真情,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學生,尊重信任學困生。當獲得學困生的信任后,他會把你當作最知心的朋友、最可親近和依賴的人。下面就談談能轉變學困生學習態度的幾種方法。
關鍵詞:學困生;農村小學;留守兒童
一、改變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教師應積極與學困生溝通,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一起活動,比如勞動、做游戲、與學生一起跳繩、閑聊等。通過長時間的接觸,讓學生喜歡上老師,從而在課堂上更愿意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還要通過組織座談會、個別談心等方式,深入了解學困生的思想狀況,幫助他們打開心結,解除困惑,促使他們從“要我學”向“我要學”過渡,只有這樣才能讓學困生從根本上發生改變。
(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要改變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課堂上要多采用“播放課件”“學生表演”“學生動手操作”“做實驗”“現場模擬”等形式,提高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應本著“提高一個學困生,影響一個班級,輻射整個學?!钡乃悸罚_展形式多樣的數學興趣活動改變學困生的學習態度。
(三)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師要及時發現學困生在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及時進行表揚,在表揚之后馬上為學生提出一個小的發展目標。當學生達到目標后再及時表揚、提出新的目標。如此下去,學困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就樹立起來了。
二、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
家長在學困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作用不可忽略,學困生在家中的學習情況只有通過與家長的及時溝通才能夠得以了解,從而針對學困生的不同情況來加以解決。家校雙方要為學困生的學習創造輕松、民主、和諧、溫馨的環境,使學困生在學校和家里沒有壓迫感,保持一定的興奮度,以提高其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三、做好留守兒童的幫扶工作
(一)摸底造冊,建立留守兒童特別檔案。班主任對留守兒童的情況深入了解,隨時關注留守兒童的動態。
(二)任課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家中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發現潛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生活與學習上的困難。主動、真誠地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
(三)在班級開展“手拉手、結對子”活動,讓留守兒童與班級同學成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學習,一起游戲,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來自小伙伴的關懷與溫暖。組成幫扶小組。
(四)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成果。每個留守兒童由教師牽頭確定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五)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四、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
在教學方法中,教師要考慮如何更好的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困生的主體結合好、發揮好。每個教師都可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運用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巧妙地創造出適合學困生學習的特色教學方法。
(一)提高學困生的計算能力
1.讓學困生知其所以然。有好多學困生計算錯誤的原因是對計算方法不理解。不理解的東西就記不住、記不牢。老師要引導學困生探索出計算方法,理解算理,讓他們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2.提高學困生的口算能力。良好的口算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計算的速度。老師首先要幫助學困生掌握口算的方法。如:85+46可以先算80+40=120,5+6=11,再算120+11=131;還可以先算85+40=126再算126+5=131。
3.讓學困生勤練習。無論是口算還是筆算,學生掌握了方法只是第一步,要想提高計算的正確率與速度,必須多加練習。當然練習的方法要多樣:搶答、競賽、視算、聽算等。練習的題目老師要精選,不能搞題海戰術。
4.熟記常用數據。如25×8=200,125×8=1000,3.14與1、2、3、4、5、6、7、8、9分別相乘的積……記住這些數據無疑會提高計算速度。
5.讓學困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認真審題的習慣。要在計算之前認真觀察算式的特點,確定運算順序,能否進行簡便運算。用講故事的方法讓學生明白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
認真抄題。學生在抄算式時,由于不認真,經常把數字或運算符號抄錯。老師要不斷提醒學生,抄題前認真觀察,抄題時邊抄邊核對,抄完算式后再進行核對。
認真書寫。由于書寫不認真,學生在進行下一步運算時,往往會出現錯誤。如把0寫成6。老師對學生的作業書寫要嚴格要求,寧愿讓其少做些題,也要讓其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檢查。檢查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個環節如果做到位了,計算題失分就會很少。但好多學困生怕麻煩,存在著不想檢查或不認真檢查,不會檢查的情況。老師要通過學生身邊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學生檢查的重要性。用具體例子與學生一起探討檢查的方法。
6.重視錯題
錯題是很好的教育資源。從中能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缺陷、思維方法以及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因此老師要抓住錯題,對癥下藥。讓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總之要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老師只是起引導作用,絕不能包辦代替。學生改正了錯題,老師還可以針對錯誤類型再出幾道題,目的之一是檢驗學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目的之二是讓學生進行鞏固練習。
轉變“學困生”,使他們由“厭學”到“學有所獲”到“樂學”,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所面臨的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要有恒心,付出真心,做到耐心,促使他們有所進步,有所提高,有所發展。
一句話,只要你肯為學困生撐起一片天,他們就會還你一個燦爛的晴空!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學困生。
參考文獻:
[1]孫利. 為學困生撐起一片天[J]. 現代教育教研,2011,000(005):P.57-57.
[2]張福安. 淺談"學困生"數學學習態度的轉化[J]. 信息教研周刊,2010,000(0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