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楊陽
摘? 要:數學教學是我國基礎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做好數學教學工作才能夠展現其育人功能,保證學生基礎知識的獲取、培養并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素養。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并從巧妙設置導入環節、組織構建學習小組、結合信息技術教學三個維度出發,分析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效的基本方法和科學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提升;策略
受應試教育等傳統觀念的影響,過去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多將教學的核心和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上,一味地采用灌輸式的方法和策略,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整個數學教學也因此變得低質和低效。針對這種情況,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主動地轉變觀念、創新思想,推進教學方法和策略的革新,以改善落后的教學局面,提高整個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一、巧妙設置導入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起始和開端,只有做好導入環節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地激發學生興趣、點燃學生熱情,進而為學生有效學習和教師高效教學的實現奠定基礎。所以,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全面且深入地研讀新課程標準、教學大綱以及教材課本,確定新課的內容并科學設計導入的內容,進而在課堂教學伊始,利用游戲、競賽、故事、謎語等形式豐富多樣的趣味導入方式來引出正式的課堂教學內容,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正式的學習過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小數的意義》時,本節課程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小數展開的教學,雖然在該階段的學生們對小數的意義尚不清楚,但在生活中他們卻見到過小數。所以,根據這一特征,我在課程開始前,先為學生們引入了一些生活中的現象。如,我先向學生們引入了超市購物的情境,在我們購買商品時,細心的同學會發現一些商品的價格總會存在一些不“規范”的數字,比如1.5元、3.5元、4.5元等,那么這些數字代表了什么意義呢?這時,學生們的腦海中開始浮現了各種問題,趁著學生們高漲的學習熱情,我再正式引出本節課程的內容,為學生們詳細介紹小數的意義。這樣,我通過巧妙設置導入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組織構建學習小組,優化學生學習狀態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和深入,融式教學思路被廣大教師所認可和青睞,主要提倡課堂教學以學生自學和小組活動為主,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徹底地轉變過去統一性的班級授課模式,在全面了解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標準和原則來將他們分成4-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保證每個小組整體水平的大致相當。進而鼓勵和引導學生展開組內的討論、溝通、互動、啟發和補充,發揮每個小組的集體智慧,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構建共同校樂學課堂,最終取得理想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3的倍數的特征》時,本節課程的內容相對較難,所以,我實施了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首先,我將學生們分成了多個小組,每個小組5人,小組成員劃分好后,我再布置探究任務。任務下發后,學生們立即圍繞任務展開討論,一段時間后,學生們得出相應的結果,然后,我讓各小組派出代表展示探究結果,針對學生們的結果,我會做出總結歸納,完善學生們的結果。另外,在學生們討論的過程中,我會參與到各小組中,做好監督工作。這樣,我通過組織構建學習小組,優化了學生的學習狀態。
三、結合信息技術教學,提高數學教學實效
信息技術教學是教育信息化的產物,它能夠促進知識呈現形式的革新,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并加快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所以,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觀念和意識,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和教學技能,合理巧妙地結合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設備來輔助數學教學。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地加工、處理和優化,再通過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呈現和展示出來,創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視覺和聽覺層面的感官,優化學生感性認識,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識內容,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在教授《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本節課程的內容相對抽象,所以,我借助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將原本抽象的內容直觀呈現出來。首先,我利用多媒體展示幾組長方體的圖片,讓學生們初步認識長方體的結構,然后,我再針對長方體的結構進行詳細分析,促進學生們的知識理解。這樣,我通過結合信息技術教學,提高了數學教學的實效。
總而言之,教學實效的提升對于每個教師來說都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和目標,同時也是現階段推進新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要明確自身的職責與使命,牢牢把握課程改革發展和變化的趨勢,明確教學的核心要求,并結合農村的現實學情來展開思考、探索,通過巧妙設置導入環節、組織構建學習小組、結合信息技術教學等策略來推進數學教學的改革、轉型和升級,激發數學教學的生命和活力,最終才能夠實現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駱健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實效的思路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9):82.
[2]蘇國相.精問、巧導、促實效——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效性的提升[J].黑河教育,2017(0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