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摘? 要:在現今網絡化普及的生活中,大家獲得信息的途徑形式多樣。自媒體、筆記本、手機等都在逐漸的替代傳統落后的媒介。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正在發展時期,隨著小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發展,會在學習過程中、實際生活、人際交往以及自我意識等多方面會經常遇到心理困惑,甚至會有很多學生會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這時候就要對新時代的小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這門基礎學科還蘊含著培養他們優良心理素質的主要科目。因此,這篇課文從改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引導學生應用有效的學習方式等方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目前,我國很多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如說謊話、偷竊、厭學、考試作弊、抗挫折能力差以及自私等各式各樣的外顯與內隱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嚴重的心理問題不僅影響著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還給正常有序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十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和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所以,在學校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輔導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一方法的實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一、改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在以前學校教育中,師生關系處于一種不平等的狀態,教師既是教學活動過程匯總的控制者、組織者、教學知識內容的制定者以及成績的評判者,還是真理知識內容的化身以及肯定的權威。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可以在平等的條件下溝通意見,更不可以在平等的情況下研究和探討教學知識內容。這些不平等的現象,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需要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
例如,教師在講解《鯨》這一篇課文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做到課件讓同學們自己進行操作。先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應當處于平等,是平時人們之間正常的交往關系。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樣鯨的印象就會在深刻的印在學生心理,同時還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進行討論這篇課文所使用的表達方法有什么的時候,大家會言無不盡,會說出不同的表達方法比如列數字、打比方以及作比較等方法。
二、鼓勵積極參與,做學習的主動者
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共同的活動,是將教師作為引導者,學生作為主體的課堂授課形式。教學知識內容的形式多樣性、教學環境的影響、教材知識內容的難易程度以及師生之間的關系等都直接影響著語文課堂教學。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同學們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全面提升他們的身心發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建議教師做到“抓大放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主題中心思想,一部分小的環節讓同學們自己嘗試與練習。在進行初讀文章時候,讓同學們根據實際要求進行預習且分層,并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找出在小組進行討論,教師進行總結歸納,肯定與表揚富有創新意義的學生,他們感覺新鮮且有趣味,在語文課堂授課中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各種問題。
例如,教師在講解《落花生》這一章節知識內容時候,讓同學們自己進行選擇并且討論:要做一名像花生那樣的人呢,還是做一名像石榴或者蘋果一樣善于表現的人呢?有什么理由?讓同學們之間進行討論,各自說理等。
三、應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優良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課本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應當重視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以及如何培養。因為語文課堂教學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中掌握許多知識內容和作者寫作的方式,需要課外和校外時間進行練習,才可以掌握和鞏固語文課堂學習到的知識內容。學習方式包括很多如自學方法、創新方法以及自評方法等。在實際過程中引導同學們應用有效的學習方式需要完全出自于他們內心發生的動機,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
例如,教師在講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篇課文時候,在分層的時候有一部分學生具有恐懼心理,不敢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針對此情況,教師在上課前布置學生閱讀,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講明他們在課堂中是可以犯錯誤的,教會他們敢于在課堂中表現自己,并且講述本節課的中心思想: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成功或者失敗,在這一條路上行不通的時候我們可以換一種思維方式。在學生們強烈自尊心的驅使之下,有一些平時不喜歡發言的同學也能夠大膽地舉起手來發言,對于那些還比較膽小的學生,可應用鼓勵性的語言“我相信你是最棒的”“你可以的”“我支持你”等激勵性語言,讓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與勇氣。還可以應用游戲等,增強他們在課堂學習的欲望與興趣,應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優良的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教師的職責就是培養優秀的人才。然而課堂教學是一個集個性化與藝術化的很漫長的過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家進行探索,研究與實踐。
參考文獻:
[1]王曉妍.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革新,2012,(05):26-27.
[2]程馳.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的教育[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