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楠璽
摘? 要:國學是中華民族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特色的文化軟實力。學習國學可以修身養性,達到齊家治國,縱覽天下的大目標。國學經典中蘊涵了中華的優秀傳統美德,通過學習國學經典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兒童文化素質,使其成為有文化懂禮貌的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文化底蘊,也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吸收課本知識。
關鍵詞:國學經典;小學語文;滲透途徑
中華文化的長河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流傳下來的國學經典更是浩如煙海,小學生就像一張白紙,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在這個階段接觸國學經典,可以促進身心的發展,健全人格,并且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實行“國學經典+課程內容”并行的教育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并且提升他們對國學文化的接受能力。
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途徑
國學的教育并不能獨立于現在的教育體系而存在,它需要和其他基本學科結合發展,其中語文學科一直都是國學文化發揚的重要陣地。小學階段可以通過語文課堂潛移默化地引導青少年兒童去了解國學經典,這不僅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有助于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是大勢所趨,更是時代和歷史的必然選擇。
(一)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情境
通常在語文課堂上,學生總是扮演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整個語文教學的體系也常常是以教材內容為主,具有非常濃郁的教條主義色彩。現在新課改的實施,無疑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重大沖擊。變則通,不變則壅。事物總是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可以說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為了順應新課改的要求,作為教師應該有想法去創設更多的教學情境,推動教學發展,這也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體現。
例如,教師教《一去二三里》這首詩,“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本身是一首非常寫意的詩歌,像一幅中國山水畫,里面數字的對仗非常有趣。在講課的時候,完全可以配合動畫來演示,更生動地表現這首詩,構造一種在自然風光里面遨游的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加直觀地體會這首詩歌帶來的感受。同時也更能體會到千年前古人的所思所想。這樣的教學情境設計,打破了原來古詩詞枯燥乏味的背誦式學習方式,抓住了小學生好奇尋求有趣的心理,最終通過這種方式激起他們學習國學、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開展豐富的國學課外活動
任何書本上的理論最后都需要落到實踐活動中。國學經典在語文教學中也是同樣的道理,只存在于課堂和書本上的經典,終是紙上談兵,距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是夠不著,碰不到的文化藝術。國學文學從生活中來,也必將走到生活中去。教師在課堂以外需要去探索更多實踐活動的可能性,讓國學經典和漢文化走下神壇,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更加貼近孩子的生活,讓他們有所學,最后也能學以致用。
例如,可以在教師節的時候,舉行一場有趣的“拜師儀式”。師生穿上傳統的漢服,作揖、行拜師禮,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學習自古以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間的聯系,有利于平時的教學。清明節,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去踏青插柳,了解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繼承文化,熱愛自己國家的文化。除了傳統節日外,平時也可以組織去敬老院,幫助老人打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親身感知國學里面的尊老愛幼和孝文化。也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尊敬父母,告訴孩子在家里需要幫助父母做家務,體貼關心父母,增強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營造有愛心的家庭氛圍。
(三)打造生動化的語文課堂
轉變枯燥、乏味的傳統課堂教學,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這是非常考驗一線教育工作者的一道難題。
語文是一門最基礎又最久遠的學科,語文課堂的授課卻常常是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課。一堂課45分鐘下來,很難講學生真正學到了什么。因為過于枯燥乏味,學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無形中也增加了老師的授課難度。
語言的學習總是單一無趣的,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而言確實是一件難事。如果老師只知道一味地講述課本內容,灌輸知識,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使他們放棄語文學習。作為語文老師我們需要了解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設計一些小游戲穿插在課本內容學習過程中,豐富課堂內容,塑造積極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期中階段,已經學習積累不少古詩,可以進行一次古詩回顧比賽。老師用手敲打節奏,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伴隨節奏背誦,節奏越快,需要背誦得越快。誰的準確率越高,背誦時間越短即可獲勝,同時準備一些小禮品作為獎勵。這種活動形式既考驗了學生的快速記憶力和詩歌掌握程度,也增加了課堂的生動性,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促使他們愿意學習、樂于學習。
結束語:
新時代的課程體系要求語文教學與國學經典相交融。教師在基礎教學工作的基礎上,要具有創新的意識,去嘗試尋找和探索更多教育的可能性。國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藏,是中華民族文化得以發展的精髓。國學文化的熏陶,文化底蘊的沉淀應該從小抓起,語文老師的價值在于讓學生走好每一步,打好文化基礎,成為有內涵有文化,道德品質高尚的人才,奔向光明又燦爛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陶佩英. 芻議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方式[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3):142.
[2]胡琴. 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方式的研究[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