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現代教育背景下,數學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準確地理解數學概念,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問題。本文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就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具體策略展開分析,旨在推動我國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
一、概念
作為思維基本單位的概念,一直是哲學、邏輯學、心理學等學科所研究的對象,不同的學科對其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從哲學的角度將概念界定為是對事物本質特征的反映。周謙在《學習心理學》一書中則從邏輯學的角度指出概念是事物本質屬性進行高度概括和反映的思維形式。認知心理學認為概念代表事物共同屬性的符號,無論是符號還是思維形式它們是辯證統一的。概念涵蓋內涵和外延兩個部分,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本質屬性就是概念的內涵,包含本質屬性的對象就是概念的外延。基于前人對概念的界定,本研究認為人們以感性認識為基礎,通過對事物的共同特征進行總結,上升到理性認知,然后用符號進行描述,最后就形成概念。
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思維興趣
1.要想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思考,就需要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興趣是調動學生意識、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基礎。在學生具備學習興趣后,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發散思維、盡情思考,這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條件之一。為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愿意主動思考教學問題,教師可積極采取創設數學情境這一手段,用問題設置情境、用生活案例作為情境等都是情境創設的一種方式,這些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可有效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喚醒學生學習興趣。除了這些情境,教師還可以創設游戲式思維情境,小學生熱衷于游戲活動,為了獲得良好的游戲成績,學生會主動發散個人思維。
2.比如說在開展“認識人民幣”教學時,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掌握各個人民幣的面值以及換算,要求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用人民幣完成一次購物活動。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模擬生活中的購物情境,組織學生在課堂中“購物。”簡單來說,由學生自行扮演店員和顧客的角色,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商店場景。購物任務為“班級有同學需要過生日,現在你要用手中擁有的錢在商店中購買禮物,顧客負責付錢,店員負責找錢。”在這樣的一個購物活動中,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數學知識,自主完成完整的“思維買賣”活動,學生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計算能力,更是完善了個人的數學應用能力。買賣活動由學生自主完成,實現獨立思維能力的成長。
(二)在概念教學中由淺入深
拿小學幾何概念教學來說,教師應由淺入深地幫助學生理解。根據幾何概念知識分散且多的特點,數學教師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積累幾何知識。教師應向學生強調幾何是簡單的,從心理上幫助學生弱化學習困難的印象,減少心理壓力,緩解小學生對幾何概念學習的抵觸、厭煩情緒。
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建立學生家長微信群,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布置少量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去觀察物體各個方向的平面圖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結合資料,表達自己理解的內容,并在微信群里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要對學生的成功給予鼓勵,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教師還要注重課下任務的實用性和趣味性。課前任務的內容可以是學生課堂需要學習的難點拓展和知識背景,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多元表征整合化,完成概念全面理解
珀西瓦爾·馬修斯(Percival G.Matthews)指出許多研究表明多種表征形式有助于學習者的進一步學習,但是如果學習者難以將不同表征形式相結合并與他們打算傳達的信息之間建立聯系,那么多個表征形式實際會讓學生感到困惑。因此學生要實現對概念全面、深入的理解,需要在表征轉化和轉譯的基礎上整合各種表征。另外從小學階段概念的特點來看也突出了多元表征的重要性。第一,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學習數學學科知識的起始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概念性知識比較多;第二,不同概念在四大數學領域的運用都是相互交織聯系,譬如數與代數的相關概念會運用到圖形與幾何這一領域中,不同的概念之間會有交集,甚至同一單元之間的概念內容相互聯系。正是基于這樣的數學概念特點,小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和記憶都是比較零散、雜亂的,遺忘速度較快,不利于后期的遷移運用,這也就導致學生問題解決的時候會存在很大的阻礙,比如題意理解出錯、公式記憶混亂。所以教師應當在多元表征應用的基礎之上注重多元表征信息的整合,比如采用圖表、框架圖、思維導圖的形式,尤其是在一個單元的內容結束,需要進行整合。教師在進行課堂總結時,也可以通過板書來進行相應表征之間的整合。
比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為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并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性質、聯系和區別,在本章節結束時,教師可以采用列表格或者畫思維導圖的方式對概念及相關性質進行直觀、細致的總結。而表征的整合運用在一堂具體的概念課結束之前,教師應當利用板書提綱引導學生對與概念對象相聯系的多樣表征進行回顧。
結語
綜上,概念是幫助小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最好工具。數學作為學生以后學習所有理科科目的基礎,還是小學學習中相當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師在講解概念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而且要考慮到學生對教學策略的心理接受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小梅.淺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7):98.
[2]夏慧蘭.淺析概念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20,18(10):129-130.
[3]萬敏敏.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優化策略[J]. 華夏教師 .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