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楚晗
摘要:古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精粹,其語言凝練,節奏感強,意境深遠,具有豐富和高尚的文化和思想,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都非常高,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極具裨益。本文主要分析當前小學古詩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小學古詩文教學有效策略,以供教學實踐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文;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從教學實踐來看,當前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影響了教學有效性的進一步提升。有必要對此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引領學生披文入境、入境動情地學習古詩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當前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問題分析
第一,應試教育理念還在較大程度上存在。由于我國現在還實行的是應試教育,不管是學校、教師還是家長,都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對于學生的成績比較重視,這就導致古詩文教學內容、方法等創新不足,影響了學生古詩文想象能力、鑒賞能力等的提升,學生難以走進文本接受優秀思想道德情感的熏陶,真正提升自我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第二,教學方法不夠靈活。小學語文教師在古詩文教學中,對于學生本位理念的踐行還不夠深入,教學方法不夠豐富和靈活。小學生剛剛進入校園,對于經典古詩及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接觸甚少,與傳統文化存在距離感,加上學生的識字數量有限,理解能力和學習經驗不足,因而對古詩文的學習興趣不高。如果教學方法不夠豐富多樣和有趣靈活,學生就會在古詩文理解與想象方面發生困難,進而產生學習枯燥感。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古詩文教學有效策略
(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披文入境
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古詩文大多都是淺顯易懂的,很多都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作品。考慮到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應在教學中,以生為本創建一定的情境,幫助學生順利、深入地理解古詩文的意蘊,使其能感同身受地體驗到古詩文豐富的意象和情感,增強對古詩文的內涵理解與鑒賞。創設古詩文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可用圖畫進行形象直觀地創設,“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小學生對于圖畫的趣味性也是非常高的。教學《鋤禾》時,教師就可用烈日下老農鋤地的圖畫,來引導學生結合中午太陽當頭照射的感受,來體悟農民辛勤勞動的不易和珍惜糧食的重要意義;可用角色扮演法來幫助學生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 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在幫助學生厘清孟浩然與李白的關系后,就可采取利用角色扮演和多媒體配合的方法,創設孟浩然和李白在黃鶴樓相別的場景,在多媒體展示黃鶴樓、長江、孤帆、碧空等意象背景下,二人依依惜別,內心充滿不舍。如此,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較好地助力學生理解古詩文意蘊;應用故事等進行情境創設,如《七步詩》可用現實生活中兄弟情深的故事進行反襯等。
(二)吟句讀詩,實現閱讀、悅讀和樂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在古詩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古詩文本身也需要通過吟詠進行理解。“詩歌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古詩文具有文字精煉、節奏明快、韻律和諧等特點,非常適合誦讀,而通過讀,學生也會逐漸走進文本,在作者營造的意境中,體會和感悟作者的心境與情感,從詩文中悟情。
在閱讀環節中,教師要通過引導情境性誦讀,把握古詩特點;引導想象性誦讀,體味古詩意境;引導情感性誦讀,對話古詩情感來帶領學生輕叩古詩之門,激發學生誦讀興趣,引領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語感,為后期的學習、道德培養等打好基礎。
在悅讀環節,教師可通過唱一唱,“悅”讀于心;演一演,“悅”讀于行;畫一畫,“悅”讀于情,來幫助學生自主開啟古詩文鑒賞之旅,達到入情入境,“悅”讀于心、于行、于情,提高古詩文教學有效性。
在樂讀環節,教師可通過品讀入境,讀中悟情;賞景入境,觸景生情;想像入境,境中動情,來指導學生深入感受古詩文之美。古詩文都是如詩如畫的,其語言富有書畫一般美麗的色彩。通過聲情并茂的閱讀和品味,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使其在腦海中展現出一幅幅多彩的畫卷,從而達到動其真情的目的。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通過“碧”“紅”色彩對比,栩栩生動地表現了一派蓮葉何田田、紅荷綴其間的荷塘美景,令人產生美不勝收的情感。
(三)重視課后拓展,促進古詩文學習延伸
古詩文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課后拓展學習是課堂學習的鞏固和延伸。在完成課堂教學后,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設置一定的課后任務,如布置將課堂學習的古詩文編成故事或游戲的任務,并在課堂進行交流,這樣既能增進學生對所學古詩文的理解,豐富小學生的古詩文儲備,也能加深對古詩文和傳統文化的理解,使古詩文學習效果與質量獲得更好的提升。
三、結語
一言以蔽之,古詩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教育的優秀素材。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以生為本采取有效策略,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以進一步提高古詩文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出古詩文在現代教育中的作用,使小學生在優秀傳統文化熏陶下實現健康成長與成才。
參考文獻:
[1]陳同兵.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古詩文教學[J].才智,2020(05):193.
[2]胡文斌.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的古詩文教學探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9(02):43-44.
[3]高夏.教活教好小學古詩文[J].文教資料,2017(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