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益
摘 要:進入高中階段,數學學科知識量劇增,知識難度大大提升,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而一些教師教學態度嚴肅死板,教學方法因循守舊,加重了課堂沉悶枯燥的氛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致。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適當滲透趣味元素,積極改進教學策略,爭取提升課堂的活躍度,從而讓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活躍度;提升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所以要想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首先要讓學生的思維和身體保持在活躍的狀態,使其能夠主動參與課堂思考和探究,積極提問和表達。但是,高中數學畢竟過于抽象復雜,再加上教師灌輸力度較強,侵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導致學生形成消極懶怠的學習態度。故而,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手段提高課堂的活躍度,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
一、激趣導入,喚起學習熱情
高中生學習壓力較大,對輕松快樂的學習情境有著強烈的渴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師直接引出知識內容或者比較復雜的數學問題,會營造一種緊張、沉悶的氛圍,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愿意主動迎接課堂學習,這便體現了激趣導入的重要性。故而,在高中數學的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根據知識內容以及學生的喜好,適當滲透生活、游戲、數學史等趣味元素,借此營造親切、神秘的氛圍,以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古典概型》一課之前,我組織學生玩“幸運轉盤”的游戲,其形式如下:我拿出準備好的轉盤,盤面上的八個扇形被涂上不同的顏色。然后,我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幸運色,我則撥動轉盤,當轉盤停止時,指針所指向的顏色與所選幸運色相符的學生獲勝。這個游戲簡單有趣,學生非常樂于參與。接著,我再給學生提供一些骰子,讓學生按照以上模式進行“幸運數字”的游戲,并要求學生記錄每個點數出現的次數。而在游戲過程中我設計如下問題:(1)這個游戲中可能出現的基本事件有多少?(2)這兩個游戲有什么共性?等等。借此引導學生把注意力從游戲逐漸轉移到數學問題上,然后以積極熱情的狀態走進課堂學習。可見,在數學教學中創設趣味情境,是提升課堂活躍度、順利導入教學內容的可行之法。
二、示錯教學,激發挑戰欲望
課堂教學不是教師單向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應該是師生交流、討論、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積極參與,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由于師生之間數學水平差距較大,且一些教師灌輸力度太強,導致學生沒有思考和探究的余地。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不妨采取示錯教學法,即在講課或解題的過程中故意出錯,引導學生發現錯誤并提出質疑,從而激發學生的挑戰欲望,促進師生互動,以提升課堂的活力。
例如:在學習《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一課時,在經過一番探究后,我以比較篤定的語氣提出命題:“若直線L垂直于平面α內的無數條直線,則直線L與平面α垂直。”然后我提問道:“對于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同學們還有哪些疑惑?”一些學生直接默認這一命題是正確的,另一部分比較謹慎的學生卻提出質疑:“老師的結論是不是有些問題?”我則回應道:“有什么問題?你可以推翻我的結論嗎?”師生之間的這種沖突馬上引起大部分學生的注意,這時學生展開熱切的討論,最終通過模型演示舉出反例,推翻我的命題,并推出正確的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老師會有意、無意地犯錯,從而激發學生挑戰老師的欲望,促使學生以積極、謹慎的狀態投入到課堂探究活動。
三、合作探究,營造競爭氛圍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可以給課堂營造自由民主的氛圍,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讓學生在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有效掌握知識和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并營造一種競爭氛圍,從而提升課堂的活躍度。
例如:在學習《橢圓》一課時,我便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首先我指導學生合理分組,然后我布置如下探究任務:
(1)什么是橢圓?你有幾種表示橢圓的方式?
(2)橢圓具有哪些性質……
接著,各小組在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探究,我則提醒學生在探究結束后進行小組評比,借此營造競賽氛圍,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擺脫了老師的干預,自主選擇探究方法,并積極承擔小組任務,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而在探究結束后,我讓各小組選出代表呈現本組的學習成果,其他小組可以提問并點評,我則適當補充和指導。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并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
四、適當留白,活躍學生思維
數學課堂最忌一個“滿”字,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所有的知識點、問題全部拋出來,就好比給學生展開一幅布滿物象、接近飽和的畫卷,面對這幅畫卷,學生幾乎沒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自然難以產生求索的欲望,進而導致課堂氛圍沉悶無趣,這便體現了“留白”的重要性。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合適的時機巧妙留白,以使學生產生急于填補、擴充的愿望,進而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一課時,我先給學生展示一個數列:2,4,8,__,32……其中的空格便是一處留白,學生馬上會產生填補的欲望,進而主動探尋該數列的規律。而在學生引出“等比數列”的概念后,我讓學生繼續關注黑板上的數列,并提問道:“這個數列的第12項是多少?”在學生疑惑之際,我用粉筆續寫以上數列,寫到第7項時我停頓下來,故作沉思,這一留白馬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向我提問:“老師的方法是不是太麻煩了?難道不能像等差數列一樣,利用通項公式來計算某一項的值嗎?”我對學生的想法表示贊許,于是學生馬上展開對等比數列通項公式的探討。可見,在數學教學中適當留白,對活躍學生思維、喚起學生學習主動性具有很好的效果。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內心訴求,積極改進教學手段,爭取打造積極向上、自由民主的學習環境,從而提升課堂的活躍度,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中有效掌握知識內容。
參考文獻:
[1]張家璐.如何在高中數學中展開小組合作學習[J].農家參謀,2017(14):118.
[2]樊揚揚.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