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蘭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提升學生自身各項能力,強化學生個人綜合素養的重要學科,而將讓學引思教學模式融入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不但能夠促進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內容的思考,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本文對基于“讓學引思”模式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讓學引思;教學探究
讓學引思教學模式本質上就是指教學過程中包含教學目標、問題等內容在內的因素讓學生自己制定,學習規律讓學生自己找,通過這些過程來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一定的思考。讓學引思是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新方向,能夠打開學生思維的枷鎖,讓學生的大腦在課堂上始終保持一種積極思考的狀態,以此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讓學引思背景下開拓新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是否符合當前新時代下學生自身對于知識的需求,如果教師整理的教學內容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或者超出學生自身的理解范圍,那非但不能有效地發揮出讓學引思教學模式的作用,甚至還會大大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大部分時間內教師往往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以不容辯解的姿態采用“強制性”的灌輸式教學來傳授知識,導致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里學生只能處于被動地地位接受知識,這種現象的存在不但大大降低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影響正常教學工作的開展,也會對學生自身的學習熱情產生極大地阻礙,影響學生后續的個人發展。而在當前時代不斷進步的背景下,道德與法制教學體系也需要作出一定的改變和創新,讓教學理念變得更加順應學生自身發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主導權交到學生手中,以此來建立完善的以讓學引思為主導的知識結構框架。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網絡生活新空間》一單元內容時,針對當前網絡詐騙、騙取信息等不良現象對于學生的影響,教師可以以“個人信息”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提出問題:同學們都知道身份證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征,而且很多同學也都申請辦理了身份證件,那身份證可以用來做什么呢?學生回答:可以用來上網、辦理手機卡、結婚、買房、買車等,然后教師向學生播放一段某中學生因為在網上向陌生網友公布了自己的身份證信息而導致身邊的朋友上當受騙的視頻,并引導學生就“網絡中的騙局”這一話題開展積極討論,以學生為主體,促進“讓學引思”模式的運行。
二、創設讓學引思的教學情境
要想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參與到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活動中來,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課堂的教學氛圍和環境,作為初中生接受學習的主要場所,課堂的環境和學習氛圍對于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著重要的影響,開放的空間和平等、歡樂的氛圍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帶著探索知識的好奇心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能夠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情境是近幾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利用情境能夠更好地將部分較難理解和枯燥的內容通過表演、模仿等形式轉化為有趣的內容,從而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種理念對于教學來講也是如此,因此在正式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以“讓學引思”為主體的教學情境,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到探究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認識自己》一課時,教師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某中學七年級學生王某某自我介紹的視頻,其中王某某全面客觀的介紹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然后教師以“個人介紹”為主題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模仿視頻中的介紹形式來完成自我介紹,以此來引導學生客觀的認識自己。
三、讓學引思過程融入情感教學
道德與法治課程開設的主要目的包括幫助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正確的認識到自身的發展,并尋找正確的發展方向;通過一些社會實例讓學生接觸到社會大多方面內容,增加學生的社會閱歷和知識;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以及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而在這些主要的教學內容中,或多或少都有情感的體現。情感是每個人都具備的特質,真實情感的流露和表達往往會對教學過程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教學中,師生的個人情緒都會對教學產生巨大的影響,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師生交往》一課時,可以聯合幾個班級一同進行“互換教師”的師生座談會活動,各個班級之間的教師進行調換,避免因熟悉的教師在場學生無法暢所欲言。讓學生針對教師日常的表現和教學方式提出自己的不滿、意見或者觀點等,學生發表完畢后,教師回到自己班級,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虛心進行解答和接受,并也對學生提出一些要求,以此來利用感情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四、總結
“讓學引思”教學模式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更多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莉,劉雪純.“讓學引思”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為例[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39(06):109-112.
[2]張文學.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讓學引思”理念的融入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68-69.
[3]萬翩.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讓學引思”理念的融入[J].華夏教師,2019(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