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是一門深奧且不容易理解的課程,僅靠課本上的三言兩語很難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奧秘。但物理課本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實驗,當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到實驗中的話,在不斷的摸索中,慢慢體會到物理的奧秘。同時,親自參與實驗也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理解,小組合作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但需要放下教師的身份,就像是學生的朋友一般,用一種平等的身份來與其共同合作,以此來慢慢的改善師生關系。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記憶理解;小組合作;師生互動
從物理這門學科誕生至今,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和實驗脫不開干系,物理學家通過一個又一個實驗證明了許多不可能的存在。而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學會正確的實驗方法必不可少。同時,實驗也是物理教學中最具魅力的一個環節,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之中,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諸多方面。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以及教師的幫助,增強師生關系的同時,加深學生的理解。
一、加深學生記憶理解
物理就像是一本沒有色彩的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產生枯燥、厭學等負面情緒。但實驗教學就像是一根有著無數顏色的畫筆,可以輕松的將物理這本沒有顏色的書變得五彩繽紛。學生沉浸在實驗當中,在實驗中尋求物理學的真理,顯著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將知識點更加深刻的記在腦中,就像是人們常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親自參與一場實驗,勝過學生看無數遍書。
例如,我在講解“聲音的特性”這一課程的時候,讓學生將自己的直尺按壓在桌子上,露出來一部分并輕輕的用另一只手去撥動它,聽它發出的聲音,觀察它震動的幅度并且記錄下來。而后將直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進行變化,重復上述操作,最后將得到的數據進行比較。這個時候我會問學生“直尺震動的越快,聲音就越怎么樣啊?”,因為學生親自參與其中,對問題的反響也是比較劇烈的,得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這個時候我就需要告訴學生“震動的頻率越快,物體發出的音調就越高,反之音調越低”。一個很簡單的實驗,但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其中,豐富了其動手能力的同時,對知識到了理解程度更深,記憶的時間也會更長。
二、小組學習,共同進步
實驗是物理這么學科最基礎的表現方法,且一場實驗往往需要多個人親力合作才有可能完成。將學生分成小組,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有親自動手參與的機會,小組的學生共同努力,共同進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合作精神。而教師只需要在學生找不到方向或者無從下手的時候適當的提醒一下就好,讓其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通過實驗,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例如,我在講解“凸透鏡成像”這一課程的時候,因為這個實驗的步驟較為繁瑣,一個學生操作起來會非常苦難,所以我在實驗之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且提出問題“隨著距離的推移凸透鏡成像和原本的物體會有什么差別呢?”,讓他們按照課本一點一點的摸索,而我也不會什么都不做,在巡視中,找到學生易于犯錯的點,幫助其改正。而在學生實驗做完,得出答案之后,我就可以根據之前巡視得到的學生易于犯錯的點,進行重點講解,有必要的話,可以在講臺上為學生再次進實驗,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糾正操作過程中的失誤,引導其養成良好、嚴謹的實驗習慣,防止學生因為一些細微的錯誤,而導致整個實驗的失敗。
三、師生互動,改善課堂氣氛
實驗在有趣的同時,也是非常繁瑣的,學生在沒有接觸過實驗的時候,單單靠書本上的內容很容易出現差錯。而教師可以在每次實驗開始之前,挑選幾名學生按照課本上的內容嘗試著進行實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需要在學生出錯的時候進行提醒。通過一些溫和的互動話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且因為師生合作,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課堂氣氛也會得到十足的改善。
例如,我在講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時候,可以將阿基米德在巧合中發現的試驗方法創設出來。準備一個裝滿水的桶、幾塊石頭已經一個大盆,將石頭扔到水里,溢出來的水的體積就等于石頭的體積,并且由此得出“F浮=G排=ρ涂·g·V排”。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和學生一起進行推導,我的身份和學生一樣,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對這個知識什么都不懂的人。通過和學生在一起活動,一起做實驗,增進師生關系的同時,努力的融入到學生的群體之中,進而有效快捷的改善課堂氣氛。在開心愉快的實驗中,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實驗教學對于初中物理課堂來說必不可少,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當中,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還能很好的改善課堂氣氛,增強師生關系,且因為小組學習,在學生之間互相糾錯的過程中,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合作共贏的精神。教師也需要特別注意學生可能犯的一些錯誤,因為物理學是比較嚴謹的,可能只是一個細微的錯誤,就有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答案。
參考文獻:
[1]蒲桂娟. 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5.
[2]李紅霞.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包頭市教育考試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 包頭市 郝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