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
摘要:與傳統意義上的工學結合、產教結合相比,產教融合共同體是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上的整合和貫通,是教育與產業的戰略性聯盟。構建產教融合共同體能夠將職業教育供給端與產業需求端融為一體,打造橫跨教育與產業兩大領域的現代教育體系。而要構建產教融合共同體,必須明確其邏輯主線。
關鍵詞:產教融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一、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機遇
(一)新的政策環境
近年來,國家各部委對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予以高度重視,先后出臺了《關于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通知》《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從完善創業計劃,建設眾創空間,深化教育改革等多個方面對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進行規劃指導。當前,我國“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戰略規劃穩步實施,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行業企業多元化創新發展對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宏觀政策的指引以及行業轉型升級的大環境都為中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機遇。在當前國家政策支持下,中職院校可以更好地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由應用技術型向創新創業型升級轉變,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二)新的人才培養要求
為推動中職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中職院校在校企合作、創新創業競賽、創業實訓模擬、創業孵化實踐等集成創新創業教育要素層面不斷創新,要將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方式轉變為綜合提升創新能力的教育方式,整合創新要素,搭建與行業企業交流的平臺,有效實現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二、中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主體相對單一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全面系統的人才培養工作,需要學校、企業、政府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也需要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推進過程中,能夠將產教融合理念融入到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育的有效措施較少,人才培養和崗位需求之間匹配度不夠,行業企業的參與熱情不高,作用發揮不夠,中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受到一定影響。校企合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工學結合不夠緊密,人才培養主體相對單一。
(二)創新創業教育師資較為缺乏
中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時間普遍不長,師資隊伍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中職院校的創新創業課程由輔導員兼職授課,缺少具有實踐經驗、創業知識豐富的專職教師;部分中職院校即使聘請了行業專家、企業精英擔任創新創業教育校外導師,但是由于這些校外導師的授課時間不固定,課程的整體系統性較難保障,授課效果不太理想。師資力量的薄弱,難以滿足中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無法實現緊密結合市場需求的實踐教學。
三、多元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更新培育理念,建立多元主體參與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
中職院校要更新人才培養理念,建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機制,需要學校與行業、企業、政府等多元化參與主體共同合作,從課程教學、實踐實訓等方面整合資源,確定人才培養與實施方案。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實踐能力素質的提高作為評價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針對不同專業學科特點,開設與專業相契合的創新創業類課程,通過與其他多元化參與主體建立合作培養機制,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及對市場環境的分析與適應能力,夯實中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基礎。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課程系統
中職院校還應當與行業企業、政府等參與主體共同完成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第一,建設符合專業特點的,能將授課內容與就業崗位標準相融合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將創新創業課程納入專業課教學體系。第二,校企之間利用互聯網應用技術開展信息化課程建設,比如利用慕課、云班課、直播課、微課堂等形式開展在線創新創業教育。第三,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的融合培養機制。建設從“創新創業通識培養”到“創新創業專業技能學習”再到“創新創業實踐訓練”的階段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三)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服務平臺
中職院校與行業企業等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服務平臺是保障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的基礎。將多元化的資源加以整合,在校內校外搭建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實踐與服務平臺,比如綜合實驗實訓室、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校企合作實踐基地、產業園等。具體而言,一方面將行業企業納入到中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全過程,針對不同專業開設專業實驗室、創新創業實驗室、虛擬仿真實驗室等,讓學生依托這些平臺進行專業化的學習實踐;另一方面,整合多方力量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孵化平臺,比如在校內建立創新創業孵化園、眾創空間等,在校外與企業合作建設能夠對接專業化創新創業孵化產業園的實踐平臺,企業選派部分專業人士講授創新創業課程,并承擔部分實訓項目教學任務。
(四)完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評價系統
中職院校應當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評價系統,依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不同類型創業課程的細化評價指標。以規范的評價指標為依據開設產教融合雙創教育課程,科學評價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成效。一方面,要完善中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另一方面,還要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背景下不同專業的實際操作與生產能力的評價標準。中職院校應從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開發出更多專創融合型的課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要注重課堂理論教學與專業實踐教學的結合,既要強化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又要培養學生在企業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校內導師與校外企業專家的評價建議,更好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
(五)推進產教融合,提高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能力
由于中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在知識經驗、創業能力方面有一定欠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成效不理想。要綜合提高創新創業教師的能力,建設一個綜合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師資團隊。首先,中職院校應當加強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訓,讓這些教師具備創新創業教育的知識和能力。其次,將產教融合理念融入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培養過程,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相關行業企業的創新創業項目實踐,在實踐中提高教師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
結語:產教融合模式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是中職院校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方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涉及到的專業領域廣泛。中職院校依托產教融合通過與行業企業等多方主體合作,共同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以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人才。全面優化教學體系,有效保障中職院校雙創教育工作的扎實推進,提升中職院校的整體辦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常曉宇.基于產教融合的中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9(11):76-80.
[2]?? 徐維莉,葛鑫偉.中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圈構建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