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萍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效課堂背景下,我們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教學目標。高效課堂背景下,課堂的效率問題是重點。從高效課堂背景出發,進一步分析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和實踐能力提升的因素,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和實踐能力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高效課堂;學生發展;創新思維;實踐能力
在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有著時間的積累。小學生正處在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創新思維的養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從小學階段抓起。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切合素質教育的理念。
一、高效課堂背景下影響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因素分析
1.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
在應試教育理念下,學生會逐漸被訓練成考試的工具,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中,缺乏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不是知識結果的教學,而是要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方式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應試教育思想下,學生的思維被禁錮,只是被動接受老師講授的內容,缺乏對教師講授內容的深入思考,缺乏對于知識的創新應用。另外,為了獲得所謂的高成績,往往對書本中的知識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大有不求甚解之感。學生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但是在應試教育理念下,仿佛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通過考試,考得高分。
2.思維定式的影響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往往受限于思維定勢。解決某一問題,常常會自覺或者不自覺浮現出之前解決類似問題的方法,這種現象雖不能片面否認,但是會影響學生思維的發散性。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所謂的固定思維,不能夠進行合理創新。同時,這種慣性思維也會影響學生的進一步學習,讓學生極易受到之前所學知識的負面影響,只是從單一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難以發現問題的多面性。
3.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主導,以老師為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同時,因為課時較少,課程內容較多,老師往往會取消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殊不知,這樣一來,整個課堂氛圍較為壓抑,同學們也難以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老師也不能及時發現同學在學習中存在問題。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需要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來培養,所以說,有必要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1]。
二、高效課堂背景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策略探討
1.制訂完整、具體的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發展目標
目標在實際學生培養方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了目標,老師的教學活動才有了方向。在進行目標制訂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群體的特點來進行個性化制定。在小學不同年級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有著較大的差異。一般來說,低年級學生各方面能力要弱于高年級學生。因此,在制訂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發展目標時要進行難易程度的區別。例如,開展一些實踐活動,低年級小學生可以進行家務勞動,而高年級小學生則可以真正到社區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等[2]。目標制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一個個小目標構成大目標,不能碾壓學生的自信心,而是要讓目標具有引導和激勵作用。
2.積極改變教育教學理念
當前的時代環境下,必須突破傳統教育理念的局限,摒除應試教育的思想,真正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積極改變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乍一看有些抽象化,但是在學習方式的創新下,小學生是有可能實現創新思維的發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行實踐活動時,不僅要讓小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更要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具有問題意識,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
3.利用多渠道資源,豐富實踐活動課程
第一,要借助自然資源進行課程開發,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地理風貌,也有著不同的地域文化。在進行實踐活動開發過程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生的個人經驗發生聯系。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下進行思考,貼合學生的心理,更加容易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第二,可以借助社會環境進行實踐活動的拓展延伸。小學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認識社會、認識世界,感受生活的社會環境。例如,可以讓小學生扮演小記者的角色,安排小學生與政府官員等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物進行對話[3]。
當前時代下,突破傳統教育方式方法的局限,正確認識素質教育,貫徹落實教育改革方案,實現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學是學生進行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也是促進學生各方面思維方式和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正確認識小學生身心發展階段的規律性,把握小學生的內心世界,促進學生思維發散、實踐能力提高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
參考文獻:
[1]蔣靈鳳.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科技信息,2011(14):272-273.
[2]普布.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之我見[J].中國商界,2010(10):285.
[3]盧岱玲.小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培養研究[J].發現,2007(S2):356-359.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高效課堂背景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900)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