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虎成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斷邁進,教育事業已經進入關鍵的發展時期,教育教學領域越來越注重教學的有效性,重視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個教學質量好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吸收到更多的知識,不僅可以實現課堂的師生互動,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本文從小學語文出發,探討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7-0045-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crit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nd to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classroom learning. A classroom with good teaching quality can allow students to absorb more knowledge, not only to achiev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but also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Starting from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trategies
一、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因素
課堂有效的影響離不開兩個因素,首先就是學生,現階段小學生的年齡小,個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思想還不是很成熟,而且還沒有完全發展好,在課堂上學習時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左顧右盼的情況,也不能安靜地在課堂上學習。再加上語文學科涉及的內容都是關于識字、閱讀等,需要學生記憶,也需要學生具有耐心和積極性,學生會覺得課堂枯燥無味,讓學生處于一定的被動地位。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就是教師,有些教師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學方式單一枯燥,沒有注重多樣化方式的引入,學生的興趣無法激發出來,學習熱情也降低。因而,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都是相互合作互動的結合體,教師要踐行現代教學理念,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只有學生和教師有好的配合,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在教學導入環節增添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入環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深入教學的準備階段,也是起始階段,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導入環節要注重趣味性的導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加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借助情境教學法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深入情境內部感受課文內容帶來的樂趣,以此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這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有花、有草,還有蝴蝶、小鳥等動植物,這是看到的。大自然里還能聽到什么呢?你們可要聽仔細啦!”讓學生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同學們可真會傾聽。大自然里除了剛才聽到的聲音外,還有哪些聲音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走進課文語言文字中去感受那來自大自然的美妙聲音!”教師通過語言和多媒體的情境,將學生帶入情境體驗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讓學生可以一種好的心理狀態進入課堂的學習中,提高教學效率。
(二)在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
小學學習作為學生的起步時期,要注重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習慣,這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加強語文學習,讓學生養成一種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學生不僅可以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得到提升,還能讓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斷提高。例如,教師在教學生識字時,可以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在課堂上開展一個有趣識字比賽,讓學生可以通過識字游戲激發自己的課堂參與度和主動性。教師在游戲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之間進行識字游戲比賽,小組之間相互競爭,主要比哪個小組可以識得更多的生字,與此同時也要對這些生字形象記憶,確保學生在比賽的同時可以有效學習。教師運用這種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既能讓語文課的枯燥程度減少,增加課堂的活躍度,還能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實現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不斷進步和成長。
(三)從學生思維出發,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潛力
在小學階段任何因素都能讓學生的思維受到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讓學生的個性充分在課堂上展現出來。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思考,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質疑,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提高,還能為學生拓展更多課堂知識,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總也到不了的老屋》時,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學生:“小動物們對于天氣的異常變化非常敏感,而我們也能夠通過課文中的插圖和生活實際來進行天氣預報。說一說,你從哪里知道暴風雨就要來了?”“老屋已經生無可戀,一心想要倒下。面對小貓的懇求,它究竟會不會倒下?原因是什么?”讓學生可以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會。因為小貓非??蓱z,它沒有一個安心睡覺的地方。”“不會。因為老屋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她應該會答應老屋的請求吧!”教師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運用一些問題帶動學生思考,將學生學習語文的潛力挖掘出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課堂有效性已經刻不容緩,當前素質教育形式下,需要教師運用踐行現代教學理念,在課堂的各個環節,運用小組合作、情境教學等方法促進課堂的多樣化,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彩紅. 探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 課程教育研究,2018(16).
[2]張良健. 新時期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 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作文版),2018(11).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