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 萬紅娟
【摘 ? 要】農村中學數學教學要承擔起“全面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為此,如何借助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是目前農村中學數學教師應該探索研究的關鍵課題。本文針對信息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數學課堂當中的引入、應用以及發展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農村中學;數學學科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9-0050-02
【Abstract】Mathematics teach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must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For this reason,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the current rural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explore the key topics of research.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ntroduction,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mode in the rural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Keywords】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Rural middle schools; Mathematics
一、研究背景
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廣泛普及,素質教育的任務目標的不斷豐富,對于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活動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發展現狀來看,在大多數的農村中學,信息化教學硬件與軟件設備不足、信息化教學先進理念缺失等,都是制約著農村中學數學課堂信息化教學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本文以農村中學數學學科為案例分析對象,重點分析了信息化教學模式對于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發展的價值和作用,并為信息化教學方式在農村中學數學課堂的引入、實踐和發展,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
二、信息化教學在農村中學數學課堂當中應用的價值作用分析
第一,農村中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導入是實現教育與信息化深入融合的“推動器”。從目前我國教育體制發展的整體趨勢上看,信息化已經成為引導著我國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教育活動實現改革與創新的一個重要的載體。傳統的農村中學數學教育教學模式正在信息化的發展下悄無聲息地發生著改變。其中,網絡化教學管理模式等的引入正是這一變革的具體體現。
第二,農村中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導入是豐富教學資源的“加速器”。信息化,無疑就是以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為依托的一種新型的信息傳輸模式,實現了信息的高速流通和交互共享。為此,在信息化的模式下,農村中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也不僅僅局限于課本教材,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教學內容的延展,這對于學生思維的放散和眼界的開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三,農村中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導入使農村中學數學人才培養的“孵化器”。對于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活動而言,信息化建設的水平越高,對于信息化等各種資源的利用越充分,這對于優秀學生的塑造就越具備優勢。因此,農村中學數學信息化建設也使其成為農村地區優秀學生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的“孵化基地”,要充分借助于信息化的力量,提升學生們的數學能力。
三、信息化教學在農村中學數學課堂當中應用的對策探究
(一)借助信息化采擷更多的教學資源,延伸中學數學課堂的內容
信息化在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當中的應用,其最為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要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海量的信息化資源,實現農村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延伸,實現農村中學練習題目的增多。農村地區由于受到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交通相對閉塞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教學資源并不如城市地區豐富,這也是城市地區與農村地區教學條件不平衡的一個主要表現。但是,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和進步,農村地區也擁有了網絡,如此一來,大量的數據資源也涌入了農村中學當中。網絡上的海量資源不分區域,能夠實現共享。這也就為農村中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帶來了更多有價值的素材。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收集與課堂教內容相關聯的各種素材和資源,可以是課堂講解課件,也可以是課后練習題目。通過新資源、新題型在農村中學數學課堂當中的引入,能夠進一步拓寬學生們的視野,讓農村的中學生們也能夠見識到更多的題型。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實現數學成績的提高,也能夠為學生們數學思維的發散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當然,對于農村中學數學教師而言,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應用也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如何進行資源的采集、如何根據學生的數學能力和興趣進行資源的選擇等等,都是教師應該提升的關鍵技能。為此,信息化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數學課堂當中應用的一個基礎性的前提就是要提高農村中學數學教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通過專門針對信息化教學的職后培訓活動的開展,讓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師更好地承擔起信息化教學優化發展的艱巨任務。
(二)實現信息化教學與生活化教學的深入融合,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實際上,多媒體資源的出現、教育體制改革的推動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都對農村中學數學的教學方式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農村中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應該在“全面提升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理念引導下實現變革和創新。將“信息化元素”引入課堂當中,然后再輔之以必要的、創新的教學方法,會讓新型的教育理念在引導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發展當中發揮更加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例如,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借助學生們生活中經常接觸到、使用到的網絡資源來為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活動服務。可以說,相比較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數學教學模式來說,信息化教學最大的優勢就在于能夠將更多動態的資源呈現給學生們,能夠讓整個數學課堂環境更加寬松,讓數學教學活動更能夠吸引學生們的眼球。只有學生們的注意力被全面吸引過來,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數學教學目標。以北師大版農村中學數學教材為例,其中有《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個單元的學習,實際上這一個單元的學習是學生們幾何知識學習的基礎。在這一個單元的學習過程當中,可以充分實現“信息化+生活化”的教學手段設計:首先,教師拋出數學教學主題,讓學生們進行思考,在生活當中都有哪些常見的或者不常見的幾何圖形;其次,教師對于學生們的發言進行總結歸納,并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靜態圖片或者動態視頻資料向學生們展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立體圖形,通過圖形的動態變換,讓學生們更好地感知不同幾何圖形的特點和屬性;最后,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對幾何圖形的特點進行歸納和總結。通過學生們自己的觀察、思考、總結、整理得出的結合圖形的特點和性狀,會讓學生們印象更加深刻。當然,多元化的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模式并不僅僅局限于多媒體教學一種,“翻轉課堂”“情景設計”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等都可以成為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的新方式。
四、結語
在農村中學的教學體系架構當中,數學可以說是一個基礎性的學科領域。通過數學學科的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們具有更強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夠為物理學科、化學學科等相關學科的學習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為此,本文在對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學數學課堂當中應用的重要價值和巨大作用進行闡述和分析的基礎之上,以北師大版中學數學教材為案例分析對象展開了研究,借助這些措施的和手段,一定能夠提升農村中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更好地實現農村中學數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安寧. 農村中學數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現狀調查[J]. 數學教育學報,2015(05).
[2]尹碧蘭. 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融合應用研究[J]. 信息記錄材料 ,2019(02).
作者簡介:白燕(1994.03-),女,回族,寧夏固原人,學士,初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育。
萬紅娟(1990.02-),女,漢族,寧夏中衛人,學士,初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育。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