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花
摘要: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變革,教育部及整個教育行業相關工作人員進一步研究總結發現,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與老師的主導作用有很大關系。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實踐或體驗過程中更能調動學生學習本門科目的積極性和思維創新性,尤其是課堂游戲化教學,更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創新思維。
關鍵詞:參與度;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
不論是提升參與度還是游戲化教學,其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科目,而在每個人的學習生涯里,小學期間的學習,更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初級搖籃,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邏輯思維的培養及開拓尤為重要。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則需提升學生對該門科目的參與度,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式點燃學生學習的欲望,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根本上提升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一、目前課堂授課仍然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氣氛仍然欠活躍
由于受傳統文化教育思想的影響,老師和學生之間一直存著一道很深的敬和畏的溝壑,雖然近幾年,這種思想大有轉變,但傳統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導致學生通常會將小腦袋里產生的問題深埋起來,不敢大膽地去問老師,更不用提踴躍參與課堂活動了。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教師的教學觀念及方法也在不斷變化,老師也在想辦法調整課堂氣氛,但仍然存在著數學課堂上學生常感學習乏味、上課打鬧、互相交頭接耳不愛聽課,聽不懂或盼望早下課等情況。
(二)學生所學知識有形而無神
雖然參與式教學已在全國中小學施行,國家對老師的教學工作也做出了較大的支持,定期貫徹教育部出臺的相關教育政策及教學方法,對老師定期做培訓。但是,由于各個地方的條件及教育理念存在差異,仍然形成學生所學知識只是表面的“形”,不能靈活應用。如,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當中,部分同學只會計算三角圖形的相關題目,而當將三角形計算公式融入實際生活中,需要用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時,則無從下手。
二、提升參與度。構建小學數學游戲化的教學策略
(一)老師隨機應變,根據學生心理和教學觀念,創建和諧幽默課堂
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推動學生參與度的強大動力,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言外之意則是,只要和老師的關系親近,才會無所顧忌地向老師探討學問中的奧秘,才能不斷地升華所學知識點的文化蘊意和精髓。因此,我國教育部提倡以人為本,學生和老師之間需建立友好且親近的朋友關系,讓學生想到老師和學習就覺得是一件開心和高興的事情,在課堂上老師可以使用一些幽默而風趣的方法授課,一方面讓學生跨越那道畏懼溝壑,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對該門學科的興趣。因此,和諧有趣的課堂氛圍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巧設問題教學,拓寬學生學習思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任何工作都是一種技巧性工作,至于技巧的靈活應用,在于學生能否領悟到其中的奧妙。教學工作亦同理,也是一門技巧性工作。因此,巧設問題,可以使學生從點到面地學活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從根本上悟透所學內容。例如:關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教會學生圓周長的計算方法之外,更應該告訴學生我們為什么要學這些東西。此時,可以點名叫幾個學生在講臺上表演,繞某一點走一圈,圓圈半徑未知,但已知該同學離該繞點走了幾步,每一步是幾厘米,求該同學走了一周總共走了多長的路程?老師應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此時,肯定有學生已明白是利用圓周長的知識解決計算路程問題了,同學在如此有趣的課堂氛圍中,不僅牢牢記住了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同時也明白了學習的實用價值,從根本上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學生參與度每個同學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統一講解時,應及時提問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隨時調整授課方式。例如,在上一點所講的求圓周長引申至所走路程長短的題目中,有部分學生已聽明白,但有部分仍然沒明白該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需要老師再耐心為其講解不懂的核心關鍵點,鼓勵優等生及普通生全面參與進來,逐步提升普通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升了教學質量。
三、結語
總之,提高學生參與度,構建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不只有上述內容,很多問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再制定具體的實施策略,如根據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性格特點等,靈活應變制訂教學方案和方法。老師之間多溝通交流,互相探討授課經驗,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培養綜合型人才奠定夯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