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通過視頻等技術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知識整合起來。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應用,在改變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模式的同時,又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資源進行了整合,有助于打破時空限制,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因此,文章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應用措施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的學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應用探究
如今,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教學機制也得到一定的完善,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培訓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由于微課具有短小精悍和靈活快捷等特點,所以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在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又進一步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完善了我國教育體系。
一、 微課的含義
要想加強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合理應用,首先就要認識到“微課”的含義,微課又被叫作微型課程,主要就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踐要求,用視頻等方式,反映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對某個知識點和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化設計,加強對各個教學資源的整合。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相比,不僅能夠對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還具有“短、小、精”等優勢,特別是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應用,在培養教師專業化素質的同時,又加強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
“微課”時長一般為10到15分鐘,非常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它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時空限制,為學生創設了更加豐富的學習情境。通過課內微小視頻的播放,還可以加強學生對課堂教學過程中難點的理解,讓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
二、 微課的特點
(一)教學時間短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具有短小精練和精準到位等特點,它不僅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突破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時空限制的同時,還縮短了教學時間,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化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微課”是未來教師專業發展的趨勢,所以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對其進行合理的應用,一定要先了解什么是微課,對微課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般微課時長都控制在10到15分鐘內,這樣既可以避免因為視覺的疲勞導致的教學質量下降,還可以有效突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從而不斷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二)教學內容少
微課除了具有“教學時間短”這個特點外,還有教學內容少的特點。它不像傳統的教學視頻那樣,主要以章節為單位進行授課,它能對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合理整合,突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在減少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能突出教學過程中重點。由于微課時間短、內容少,所以制作者一定要在保證教學信息精致緊湊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化安排與設計,加強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合理應用,從而保證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三)教學載體資源容量小
在進行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視頻一般采用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它主要是根據微課教學時間短和內容少的特點,對視頻大小進行合理化的設計,教師在對其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其控制在幾兆到幾十兆之間,這樣就可以為視頻的在線流暢播放提供基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應用,還可以對教師的點評信息進行整合,實現遠程聽課和個性化的學習,從而不斷完善信息化教學體系。
三、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在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同時,還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小學教學課程的時間為40分鐘,課堂教學知識容量大且雜,要想在這段時間里讓學生對每個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掌握是非常困難的,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但是,微課能夠把每個知識點利用動畫、聲音和文字等多種方位展示出來,激發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緊扣學生思維,讓學生主動和積極地去探索語文知識。
(二)幫助學生集中突破語文中的難點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由于自身因素的影響,并不能對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有效整合,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學生不能對具體的語文知識進行透徹理解。由于課堂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教師在上課前如果不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和整合,就難以保證教學過程中的順利實施。
微課制作的作用,主要就是將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進行通俗講解,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能夠把握重點知識。此外,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還可以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制作成小視頻,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視頻中去了解語文知識。
四、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應用
(一)實現資源共享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培養的過程中,鞏固知識點是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在了解語文教學知識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知識進行整合。但是由于部分因素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并不高,其信息能力也不強,這嚴重影響了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應用,更不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對微課教學的特點進行分析,采取措施不斷培養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
例如,教師在教授統編版三年級下冊《花鐘》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資源,在開始的時候引進一段5分鐘微課,當音樂響起的時候,讓學生在視覺上感受各種鮮花開放的時間與開放的特點,對花鐘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這部分內容的理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在教學過程中廣泛應用,不僅能解決教師在整理資源上的難題,實現教學資源共享,還對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語文內容進行分析。
微課的出現大大地豐富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讓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借助網絡這個平臺分享給其他教師和學生更多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點。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觀摩他人的優秀微課課例,進行教學反思和借鑒,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讓學生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微課的運用加強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及時了解語文知識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為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隨著新課改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的實施,它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這樣的背景下,提高教學質量,就要結合信息技術的特點,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充分應用起來,不斷培養自己的專業知識,選擇合理的微課主題,制作微課。此外,教師對于微課的利用是否能達到最佳,還會影響教學效果。
(二)利用微課探究自己的創新模式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在制作微課的時候,教師要從小學生的發展特點出發,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這樣的背景下,制作出符合學生特點的微課,就要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整合,通過琢磨較難的知識點,選擇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將復雜的內容以簡單的途徑表達出來。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較高的學科素養,信息技術以及軟件使用能力。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利用微課制作探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對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這部分內容進行微課制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的中心內容出發,讓學生對金色草地的特點進行探究,探究作者為何要以“金色的草地”為題目,然后在學生的探究結果等角度出發,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綜合素質不強,對教學內容不能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整合,就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定要加強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應用,努力制作多樣化的微課,不斷探索獨特的教學方式,從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三)利用微課改變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改在小學教學中的實施,這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語文教學課堂,就要加強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應用,加強教師對微課的認識和理解,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創新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在對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等寫景類文章進行微課設計時,教師要改變以前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搜集一些相關圖片與資料,并制作成微課,不斷引導學生在微課中對教學中的內容進行深度學習。因此,在我國教學模式逐漸信息化的今天,教師要借助微課,帶動學生梳理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在模仿中學習,加強對具體語文知識的鞏固。此外,還要加強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應用,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所以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微課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完善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加強教師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能力,為促進教師的綜合發展以及培養教師的信息能力夯實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汪海蓉.淺談利用“微課”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J].讀與寫(教師),2019(2):1.
[2]張國有.審視“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9(7):97.
[3]魏培紅.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9(27):51.
[4]馬君霞.淺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明日,2018(15):271.
作者簡介:
趙玉玲,山東省日照市,日照市東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