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教育是高中物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內容,通過情感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良好師生關系構建,并且能強化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良好發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情感教育的開展,以此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情感教育;作用
一、 前言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情感教育則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手段。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采取適宜的教學方式,科學地開展情感教育,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物理課堂上,促進物理教學效果提升。
二、 高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主要作用
(一)情感教育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構建
由于高中生與教師之間在年齡、興趣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很難形成融洽、和諧的關系,特別是在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單純地為學生講解,忽視了學生情感體驗,導致學生對教師有很強的畏懼心理,不愿意與教師溝通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了解學生需求,學生不了解教師,必然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高中物理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有很多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需要學生記憶,這也造成了部分學生認為物理學科難學,不愿意學習物理知識。而情感教育的實施,可以讓教師與學生耐心地溝通交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為學生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能更加主動地對物理知識探索。
(二)情感教育能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課堂教育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也是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平臺。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通過情感教育,能全面豐富物理課堂教學內容,增強物理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學生體會物理學習的樂趣,強化了學生物理學習自信心。
例如在學習“楞次定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的互動情境:有一個條形磁鐵自由下落,穿過與電流表相連接的固定閉合導線,若磁鐵在最高處的重力勢能是400J,落地時功能是大于400J還是小于400J?教師給出問題后,由學生自主討論,如果學生通過合作討論依然無法得出答案,則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實驗,并以此為契機,引出楞次定律的內容。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產生焦躁的心理,教師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耐心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意識到物理研究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指引學生保持良好的情感、心態學習物理知識,強化學生情感體驗,促使學生理性地學習。
(三)情感教育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提升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差異化、分層化教學,讓學生可以對物理學科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通過情感教育,能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通過情感教育肯定學生日常學習中的進步,使得學生逐步體會到學習物理知識的樂趣,并積極地參與到物理課堂上。特別是對于一些物理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物理學習熱情不高,很難用積極的情感面對物理學科,而情感教育的實施,能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認可、期待,能讓學生體會到來自教師的尊重,這樣學生就會改變自身對于物理學科的態度,強化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四)情感教育有助于學生科學情感培養
高中物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及教材內容,采取適宜的手段,充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由于實際中,很多學生會感覺物理教材中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難以在現有知識水平、認知經歷中體會到科學家的艱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情感教育,引導學生體會到物理學家的研究過程,促進學生科學情感形成。如物理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超導現象”的知識點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將超導現象的歷史背景及發展過程演示出來: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卡末林昂斯首次發現超導體;1933年德國物理學家麥斯納和奧克森費爾通過實驗,發現超導體的完全抗磁性。當學生了解了超導體的發展背景后,教師用多媒體將超導體的應用技術展示出來,如超導電機、超導線路、超導計算機、超導磁懸浮列車等,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超導體的神奇之處,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熱情。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學生簡單地講解一些物理學家的故事,對學生的科學品質、科學情感進行培養。
(五)情感教育有助于學困生轉變
高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還可以促進學困生轉變。在教學活動中,物理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困生,通過相應的方式來激發學困生的情感,使其可以更加主動地融入課堂學習中。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困生,鼓勵、引導學生可以積極地與自己溝通交流,同時教師也需要了解到引起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針對性引導,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來自教師的關愛,樂于聽從教師的指導,改善學生物理學習狀況。
三、 高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平等面對每一個學生
對于高中生,他們的生活環境、成長背景存在一定差異,加上高中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物理知識時,基礎有所不同,造成了學生在實際學習有明顯的差異,有的學生可以快速學會物理知識,但是也有的學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學會。而對于高中物理教師,不能歧視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在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還需要融入情感教育,要指引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讓學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學習。教師不能單憑學習成績來看待學生,應該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優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肯定,以此引導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物理課堂學習中。
(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情感教育的較好途徑是教師和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可以有效改變學生對于教師的看法。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用朋友的眼光看待學生,讓學生可以對教師產生情感,這樣教師就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在生活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心理狀況,從學生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如果發現學生心理不健康,要及時與學生開展互動交流,對學生進行心理問題疏導,當學生可以開放、輕松地與教師進行溝通時,教師就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就能在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
(三)創設好的學習氛圍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好的學習氛圍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在實際中,高中物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還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情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景,指引學生可以在情景中更好地感知、學習物理知識,促使學生可以在物理學習中保持好的情感,促進學生物理學習主動性提升。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力與力的相互關系”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兩名學生相互拉著對方,借助對方的力來保持身體平衡,在活動中為了活躍課堂氛圍,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箱子,讓學生推著箱子,并總結自己以及箱子在此過程中受到力。通過這樣的趣味情景創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改變以往課堂教學的沉悶情況,有助于學生積極學習情感的產生。
(四)借助物理實驗培養學生良好情感
物理是一門與實驗密切關聯的學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靈活地組織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健康情感,能滿足學生綜合發展需求。對高中生來說,他們對于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識講解不怎么有興趣,但是面對可以親自動手操作的物理實驗,卻表現得興趣高昂。因此,在物理課堂上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準備一些趣味實驗,讓學生在物理實驗中實現發展。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加速度、勻速直線運動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設計小車從木板上滑下來的實驗,并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記錄小車下滑時間,探究其下滑速度。學生為了更好地完成實驗問題,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自主性,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情感。
(五)科學評價優化學生情感
高中生在日常學習中,是十分看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的,教師正面、合理、客觀的評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物理學習中。在實際中,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開展全方位的評價,在隨堂測試結束、學生活動結束后,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努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同。當學生覺得自己被教師尊重、認可以后,就會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情感,這樣也就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如在期中考試結束后,對于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教師要對其進行鼓勵,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努力被老師看在眼里,引導學生要堅持努力,勤能補拙,并且在今后教學中,教師要加大對這部分學生的關注力度,其獲得成功后教師要及時表揚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使得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物理課程學習中。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十分必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合理地開展情感教育活動,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可以用更加積極的情感面對、學習物理知識,以此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侯蕓菲.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討[J].情感讀本(中旬刊),2017(12):15.
[2]褚麗英.高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教育策略分析[J].新課程,2017(9):229.
[3]王永雄.淺談情感目標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落實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30):53-54.
[4]孫勇.淺談情感教育角度下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探索[J].考試周刊,2019(37):223.
[5]陳霞.高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路徑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3):164.
[6]陳高飛.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措施[J].新課程導學,2019(9):189.
[7]陳孝姜.情感教育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理科園地,2019(4):69.
[8]郭建業.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文理導航,2019(8):36.
作者簡介:
李慧,山東省臨沂市,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