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鋒 李燕
摘 要:近年來,隨著“拓展型課程”的提出,創新課堂實踐課程開發逐漸成為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以此深化我國基礎教育體制的改革。因此,主要通過對以核心素養培育為目標的小學數學發展研究分析,對如何促進拓展型課堂的實施提出建設性意見,完善課程開發體制,促進小學教育體制改革。
關鍵詞:核心素養培育;小學數學;拓展型課程
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一直以來,國家重視對中小學課程改革的研究以及對拓展型課程的探索。2014年,教育部提出要建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提高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能力,將拓展型課程與核心素養緊密結合起來。因此,通過實現對拓展型課程的實施與推廣,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一、拓展型課程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核心素養的拓展型培育理念缺乏深入研究
對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從宏觀的角度說教師能夠達到教育部制定的標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上仍然處于理解但是不會做的狀態。例如,就課前備課而言,要想上好一堂數學課,實現對拓展型理念與課程的結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就必須確保教師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要求教師在進行授課前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解析研究,從整節課的內容出發,結合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要求,從整體上對內容進行重新梳理,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知識,從而篩選教學的內容,組織設計出一套有計劃、有效率、有步驟的教學策略。然而,就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教師課前備課不充分的現象比較嚴重,教師課前沒有對授課內容仔細研究揣摩,教學時導致教學設計和學生思路不匹配,整個數學教學條理性差,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沒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2.沒有根據本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方案
首先每個老師的教學經驗不同,課堂效果就會不同,面對學生的不同,課堂效果也將不同。同樣的講課內容,在一個班里可能鴉雀無聲,但在另一個班級卻能得到滿堂的喝彩。因此,這說明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緊密結合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設計。例如,不論在任何班級,都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良好的數學提問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其中,就數學提問而言,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明確直白,就會缺乏相應的吸引力,學生也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失去思考的興趣,這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以及拓展型課程的開展都無益處。
3.各學校拓展型課程推進進程各不相同
學校在相應教育部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要求時要對學生培養大綱進行綜合的調整協調。但是目前,大部分學校對于辦學理念不夠重視,教學理念更是含糊不清,對拓展型課程的評估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沒有建立合理的課程評估標準與課程評估體系。
二、如何促進拓展型課程的實施
1.創新教育教學方式
在拓展型課程的實施中要注意創新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設計時對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進行適當的舍取,提高教學的靈活性與教學的多樣性,同時重視教學評價工作,將教學實踐與發展性評價緊密結合。
2.合理設計數學問題
(1)注重提問技巧,針對學生特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探究式提問方法能夠使小學生對課本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探究式提問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數學定義的內涵,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2)優化提問形式,豐富提問渠道
要想實現對拓展型課程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就必須優化提問的方式,豐富提問的渠道,讓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豐富起來。因此,可以采用老師問學生答、學生問老師答以及學生問學生答的方式組成課堂提問。教師在課前認真備課,根據拓展型課程目標和課本的重難點準備課堂提問的問題,在數學課堂上進行提問并引導學生進行解答。
(3)以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從“學科學習”轉向“學科研究”
“學生小課題”以主題統領的方式實現數學學科相關知識、能力的有機融合,實現更高層次創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圍繞“小課題”展開系列研究,經歷質疑、思考、討論、總結等過程,最終解決問題,加強學生的深度學習,培養研究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3.豐富教學評價工作
豐富的教學評價工作能夠檢驗教學工作的完成度以及新型的創新教學能夠符合教育部對學生拓展型課程以及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要求,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三、結束語
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學習更具有積極性。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是我國小學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發展目標,通過實現對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優化教育管理理念,目前存在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不足的解決指日可待??茖W的教育實踐方法必將成為真正指導小學數學教學的有力工具。
參考文獻:
[1]史寧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核心問題:基本概念與運算法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劉兼,孫曉天.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何勇,曹廣福.數學課堂如何兼顧學生數學素養與應試能力[J].數學教育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