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琴
摘 要:語文這門學科由諸多模塊組成,其中,作文模塊是語文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同時也是語文中的重點和難點,寫作是來自于個人不斷積累的生活感悟和對語文、對世界的熱愛與思考。寫作雖然說是偏向于感性的,但是理性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一些寫作的技巧、描寫事物的手法等,更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思維、清晰的邏輯作為鋪墊,作文是語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在一個故事中,清晰的思維導圖能夠高效地使學生厘清寫作思路,確保學生不會偏離主題思想,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起到拓展思維的效果,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敢想、敢寫、下筆如有神,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學科中的寫作模塊,是最能體現學生語文水平的,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要用發散性的思維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一個清晰的寫作思路,是寫出一篇好作文的前提。教師引導學生把思維導圖應用到寫作領域中,將主體與個體的關系梳理清楚,以提供下面的寫作思路,培養寫作思維,幫助學生在寫作中做到有法可循,提高發散性思維水平。
一、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調動素材
小學語文寫作是小學語文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寫作也是比較難的,往往老師給出一個命題,學生很容易頭腦一片空白,沒有寫作的素材,更不知如何下手,所以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發散思維,尋找素材。所謂思維導圖,簡單來說,就是發散思維的一種有限工具。簡單方便有效果。而處于學習啟蒙階段也是重要階段的小學生,思維導圖無疑是個很好的“學習工具”。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調動腦袋里的“知識”,從而讓學生更順利地進行寫作。
二、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成句表達
當學生選擇好了素材,構思表達又成為一大問題。學生心中有了“數”,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只能任憑思維天馬行空,卻不知如何成句表達。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再次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思維素材,如何一一表達,如何準確優美地成句子表達,讓學生開啟對自己素材的進一步梳理挖掘。對自己每個想到的素材點可以精準地表達,合理地安排,從而不至于上句下句不接的“跳躍式”表達。另外教師也可以從學生寫作素材的某一個點開始,然后引發學生去想去思考如何表達,然后由點到線、由線到面,依次逐漸擴大思維發散思維,發展成段落順理成章地將想法表達出來。
三、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語文寫作的邏輯表達
“流水賬”作業想必是小學生寫作的常見情況,尤其是對于厭煩寫作的學生。很多教師也是很發愁,過于理論化的言語學生難以理解,過于簡單通俗的言語又怕學生理解不到位,如果放任學生自由發展,后果也不見得有多好。總之,流水賬可不是小問題。對于小學生階段的邏輯思維,教師可以多多開發。思維導圖的好處就是它很靈活,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加以合適的輔助,運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加強邏輯思維,把自己每段要寫的內容表達合理,努力達到循序漸進的效果。
四、思維導圖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剛剛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都是這個語文大文化中的初級學者,思維導圖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厘清寫作思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發散他們的思維,培養認知能力。教師可以在一定基礎上,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主題,圍繞主題讓學生自我進行思維導圖的構想,然后進行分享。在這個分享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學生分析的過程,分析自己的想法,展現自己的認知,不僅可鍛煉學生自我學習分析的能力,其次也有利于學生的自我表達。小學教育是小學生的出發點,好的出發點就相當于如虎添翼,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寫作中可以適當推進思維導圖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擴展知識面。除了寫作以外,像課文講解、閱讀文章分析等都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講解,可以很好地讓學生做到“會想、能想”,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還可以進行思想分享,產生思維碰撞的火花。總之,思維導圖在整體提升方面可以起到好的作用,合理適當地推進思維導圖在課堂講解上的應用,無疑是發展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不二教學方式選擇。
綜上所述,作文寫作是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關鍵部分,將思維導圖引用到小學語文的作文寫作當中,能夠有效地開拓學生的發散性寫作思維,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表意見,對于智力還不完善的小學生來說,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克服膽怯,改善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學生思維境界,提高學生對寫作的學習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此,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寫作中可以有法可循,并且能夠敢想、敢寫、會想、會寫的四個重要點,在寫作中先讓學生梳厘清思維導圖,根據文章主題向下發展故事情節,鼓勵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獨居個性的作文,從而在實質上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靜.思維導圖在小學中高年段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
[2]沈董美.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