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淑芳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口語交際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目標是: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的精神。目前,大多數學生的生活狹窄而單調,教學方法更加是沒有創新,教育觀念沒改變。因此,口語交際訓練基本上也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能適應學生們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思考
一、口語交際教學沒有真正落實到位
1.多寫少說
由于傳統漢語“重寫輕說”的束縛,一些教師對“口頭交際”課程的認識不足。有些教師的課堂不嚴密,課堂教學是松散的,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交談,不做精心的教學設計,教學沒有目標,學生就得不到更好的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使這門課成為虛擬的課堂。
2.多做少說
口語交際課除了具備聽、說的能力之外,還具有交際、做事情的能力。但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把口語交際課變成過去聽話的口語課,引導學生說什么、怎么說。學生們被要求站在自己的座位上,說出彼此的話語。在這種情況下,表達式是背對著聽眾的“溝通”,或回到監聽器的“溝通”,即使學生們在舞臺上為大家來表現,也只是“表達”,而不是在某一特定情況下的溝通禮儀的培訓,只是情態助動詞的肢體語言,更沒有聽眾反應的訓練,使原本生活和活潑的口語交際課課堂氣氛變淡。
二、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情況堪憂
1.學生不喜歡社交,也不敢社交
有的同學膽小,怕說錯話,讓他可以走到講臺前面發言,他們也是扭扭捏捏,東張西望,滿臉通紅,不知所措的,這些都是同學們不敢交流的地方。學生們害怕交流,不僅是說什么,而且是對什么樣的人說,在什么樣的氛圍中說,等等。學生們害怕說錯話,行為不端,在公共場合出洋相。他們害怕如果自己說錯了什么,就會被同學嘲笑,被老師批評。有些學生口語明明很好,但在公共場合也很難開口。這些學生缺乏的就是勇氣。他們敢于展示自己的勇氣或者擔心的事情太多。在他們面前總有一個個困難要去克服。
2.學生的語言很差,而且不規律
在口語交際課上,由于缺乏生活經驗,積累的詞匯量不夠豐富,學生在說話時,經常受到方言的影響,導致語言表達的障礙。在交流中,有些人結巴,還有些人無話可說,另外有的人隨波逐流,這使得能夠體現個性和創造力的口頭交流變得枯燥乏味。
三、迫切需要改進教師和學生的評價
1.教師評價觀念陳舊,評價方法單一,缺乏具體激勵策略的指導
教師對學生非智力的評價主要是批評,這導致了學生們在說錯話時會害怕被批評。小學生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強烈的競爭心理。其次,從主觀方面來說,他們想要通過對客觀事物的了解來說出正確的話,但是受到現有知識水平和認知表達能力等因素的影響。這種“雙重性”,對評價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評價應突出激勵,即對學生的進步和成績,應予以充分肯定,以滿足學生們的心理需求。同時,在肯定成績和進步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增強信心,不怕困難,改正缺點,之后再繼續前進。
2.在大多數課堂中,教師仍然以學生評價為主,學生的評價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在與教師的訪談中,每位教師都認為學生的意見應該被傾聽,他們應該參與課堂的口頭評價,學生應該成為評價的主體。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評價不可避免地存在片面性;學生只是根據老師和同學的好惡來判斷他們。學生不一定敢說真話,使評價失去了真實性;學生參與評價是不容易控制的,會打亂教學設計,導致教學任務失敗。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不僅可以評價學生的交流,還可以評價教師。這就要求教師營造輕松、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把微笑、愛撫、鼓勵、信任帶入課堂,使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打破評價的束縛,展示自我,塑造新的人格,增強學習中的創新意識。
3.一些老師和學生在他們的腦海里有刻板印象
有些事情在學生思維的觀點是合理的,他們的生活也大致差不多,差別在于存在缺陷的心態,老師點頭表示同意,老師皺眉表示不認同。只有時刻明確對學生的評價標準,營造課堂互動的氛圍,杜絕只有形式而沒有靈魂的行為。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生不愿意舉手回答問題。
四、關注生活,利用每一個機會練習口語交流
1.在班級之間的交流中,進行對話訓練。教師可以在課間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要求他們盡可能流利、有序、準確地表達每個話題,并注意選擇合適的對話方式,形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說話習慣,進行對話的訓練。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將糾正錯誤,提高他們的演講質量。
2.利用電影和電視節目進行演講訓練。教師可以從學生喜歡看的影視節目中找到一個入口,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演講訓練。這種口語訓練,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氣氛中,復習影視節目的內容,豐富知識的儲備,使學生們得到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一舉多得。
五、示范引導溝通的方法,讓學生明白
無論孩子們在語言上有多大的創造力,都可以歸結為對某些范式的借鑒,而這些范式是成年人,或其他孩子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按照他們自己的格式提供、重新組合或修改的。在很多情況下,老師有必要給學生帶路。當他們的口頭表達出現問題時,教師不能一味讓學生說,這樣就會缺乏必要的論證,使其感到困惑。當然,除了老師的演示,有時也可以用視頻媒體讓學生來演示。
提高學生們的口語交際水平是緩慢的過程。老師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在口語交際的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創設情景,開展多種形式的訓練,采取科學的評價方法,那么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將會被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丁才星.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趙晨寰.小學高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D].揚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