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現如今人們對于商業展示空間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需求不僅只是滿足基本功能設計,對于心理需求也有著更高層次的追求。該研究從設計心理學的角度入手,通過分析商業展示空間的現狀以及消費者的心理活動需求,探尋商業展示空間新的表現形式,為商業展示空間設計帶來符合當下時代的、具有體驗性的、滿足消費者心理的空間設計和營造,且為其他室內空間設計心理學的應用研究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設計心理學;商業展示空間;情感化設計三層次理論
中圖分類號:B8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5-00-02
在新時代背景下,由于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商業展示空間應符合當代的發展趨勢,設計也應更滿足消費者心理層次的需求,體驗、互動、趣味、情感等已成為當下商業展示空間的代表。設計心理學這一理論依據支撐著設計師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行為邏輯,在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融入設計心理學情感屬性的層面,情感要素也許比實用要素更能為商業展示空間設計起到關鍵性作用,以及讓商業展示空間更加人性化的設計。[1]
一、設計心理學概述
構成設計心理學的三大體系分別為藝術、設計、心理學。心理學本身是一門涉及較為廣泛的學科,而設計心理學又是以心理學為基礎,結合設計藝術學、美學、科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通過心理學研究人們的行為及認知規律,以“人”為本對設計進行探究。唐納德·諾曼則提出了較為完整的設計心理學理論體系,在設計的過程中既要保證可用性、又要兼得美學及實用性。通過對消費者心理活動的研究,如何引導消費者的興趣及注意,弄清消費者和外界事物的認知與互動過程,也就可以理解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使得商業展示空間的設計符合市場的需求,來解決消費者對空間環境的情感需求問題。[2]
二、商業展示空間定義
商家為了塑造品牌形象且吸引消費者產生購買需求而在某一特定空間環境中為消費者和商品建立交流平臺,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來為商業實現營銷目標且達到盈利效果稱之為商業展示空間。商業展示空間的構成則是由商品、展示、消費者這三大要素組合而成,他們之間始終處于相互依靠且穩定的狀態,每一方的變化都將牽動著另一方。商業展示空間的自我價值體現由消費者消費來滿足,推動者商品、商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關系。同時它是信息相互傳達和交流的重要場所。[3]
三、商業展示空間發展趨勢
(一)展示方式
商品的展示方式從傳統的模式化陳列轉變成了更多元的形式。從前相對單調的展示商品現如今融入了更多的動態展示方式。如升降臺、旋轉架一系列可變動器械,再或者通過投影儀、電視機播放等形式甚至以及現在的各種網絡媒介都可以成為展示方式。隨著科學的進步,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不再局限于靜態的展示,而是試圖將實體空間發展成為網絡空間的展示方法。[4]
(二)購物方式
隨著體驗經濟社會的發展,消費者購買的方式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區別于傳統銷售推銷這一環節,傳統的銷售模式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在如今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多樣化的購物方式使得消費者的消費過程更為自由和快捷。如商場的自助購物、自行選取商品自行結賬,當下最流行的網絡購物也是選擇之一。[5]
(三)注重文化理念及情感需求
商業環境的設計受各地文化、科學技術及社會流行風氣的影響,在設計時不斷注入新鮮元素,可以更好地幫助設計師確定設計角度及風格,并不斷拓展前沿的設計理念,達到展示銷售的目的。
同時在設計過程中注重消費者對空間環境以及對空間事物最直接的感受,提高消費者與展品之間的交流,提高消費者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從而達到消費者情感的需求。
四、設計心理學在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意義
唐納德·諾曼的《設計心理學》著作中提到了設計和思考是人類的復雜學問。在設計心理學的理論的基礎上,想要更好的理解并進行商業展示空間設計創作,設計師必須體會其深刻的含義,理解任何抽象的隱藏在內的行為,從而可以了解設計者、商消費之間細微而緊密的關系。通過設計心理學指導下的商業展示空間設計,我們是可以提前預知商業展示環境設計的發展走向、消費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反應,從而做出較為正確的判斷,運用可實踐的科學及理論體系的方法設計出的空間環境是順應時代潮流且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業展示空間,從而提高商業展示空間環境設計的創新性,增加商品的消費率,引起消費者在商業展示空間環境中的共鳴,達到商家的經濟利益與消費者精神情感的雙重收獲。[6]
五、設計心理學在商業展示空間設計研究
設計心理學其中的一個理論分支即為情感化設計,情感化設計中又提出了著名的三層次理論: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本能層是出于人們直觀、初次的印象和反應,即注視、感受及聲音等生理特征起主導作用。行為層設計和使用有關,這時唯一重要的就是功能的實現,即空間規劃的合理性以及布局形式的趣味性。反思層實際上是在前兩個層次的共同作用下,涵蓋諸多領域,如情感、意識、審美、信息及文化背景等因素交織在一起產生的, 在人們心中產生的更深刻的影響。各要素的綜合運用,感官、功能、情感構成了設計的堅實有力的支撐,使得商業展示空間設計與消費者之間更進一步。
(一)感官視角下的商業展示空間
感官即注視、感受、聲音、觸覺等。設計心理學運用于商業展示空間可以從造型、色彩、質感及空間尺度等方面入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些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的造型、色彩、質感、空間尺度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最直觀的感官體驗,并且影響著消費者消費心理。所以在進行商業展示空間設計時能夠應用設計心理學,針對性的對消費者心理做出分析,以此來引導消費。例如無印良品的設計,原研哉曾說,“無印良品沒有品牌策略,我們的初衷就是沒有品牌。”,設計手法上一切從簡的設計,整體空間以原木為主,色彩大多以白色、木色、灰色為多,質感相對柔軟,沒有過于強烈的對比,空間尺度較大,給人傳達出空曠的感受,舒適自然的享受環境,不僅是在空間設計,他的包裝時設也是如此,以白色為主,絲毫沒有多余的裝飾,整體設計是秉著樸實無華的理念,因此,所帶給消費者的是一種淡然、一切從簡、崇尚自然,返璞歸真的心理感受。
(二)功能視角下的商業展示空間
要樹立以“人”為核心的設立理念是現在大眾的追求。人們在進入空間環境所感知到的“可用性”便是功能的體現。空間規劃的合理性以及布局形式的趣味性,都可以讓人們在空間環境中有一個開心跟舒適的體驗感。功能布局、空間規劃、人流動線都可以引導著人們消費時的心理。? 現今的書店是一個更多樣性、復雜性、科學性融為一體的綜合場所。不僅只是買書租書等簡單的交易形式,而融入了更多的場所空間,如咖啡廳,人們享受生活的空間,可以邊看書邊休閑;如匯報廳,舉行演講活動及心得交流的場所;如文創區,可以買到一些文創產品,及各種手工制作,還有其他的附屬場所等等,都融入了現在實體書店當中,這些創意性的功能的布局,給消費者在消費時帶來了更多的心理需求,不僅可以買到書籍,還可以享受其他空間所帶來的新穎及驚喜的情感體驗。
(三)情感視角下的商業展示空間
從設計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來說良好的體驗與互動,能更好地帶給人心理情感精神的需求。這是在包括感官、功能一起的人們對事物的綜合感受和思考,最終達到“人”“物”與 “環境”三者的聯系,使之互動與交流,用心理學來解決設計問題,帶來深層次的心理情感需求。日本某燈光團隊進行餐廳主題設計,運用燈光帶給人無限的遐想,在人們進食的同時、與燈光所制造的空間環境產生互動與體驗,整體燈光有規律地游動著、變換著,給人帶來喜悅感。良好的燈光不僅可以對空間主題環境進行烘托渲染,使空間環境變得更具互動和體驗,同時還能夠滿足消費者消費時的心理情感需求,帶給人更多的思考與反思。
六、結束語
目前,設計心理學在當代設計中變得更加重要,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掌握設計心理學的發展,這樣建立在設計心理學基礎上進行的的設計行為,才能達到設計師從消費者心里出發,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需求,重視消費者的情感感受來設計出合理且具有互動與體驗的消費環境。對于今后的商業展示空間,將會變得更加多元、科學、復雜的綜合性空間,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最大程度上提升消費者消費過程中心理需求的滿意度,帶來前所未有的消費體驗。
參考文獻
[1]晉潔芳,王啟照.商業展示空間設計控制要素分析[J].時尚設計與工程,2017(06):19-23.
[2]柳沙.設計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唐納德·A·諾曼.情感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毛自斐,岳斌.淺談設計與設計心理學的聯系[J].大眾文藝,2020(06):74-75.
[5]郭慧.設計心理學在老年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工業設計,2020(04):87-88.
[6]趙瑩.情感在室內設計語言中的重要性[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