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事業也在不斷改革,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當前教育行業熱議的話題。高中生處于人格養成的階段,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塑造健全人格的學科之一,十分重要。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師探索的方向。本文以提高核心素養為切入點,分析高中政治教學策略,希望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政治 教學實踐
高中階段作為學生的重要學習階段,不僅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對塑造學生良好的價值觀也起著重要作用。高中政治學科有著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指明了方向。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基礎的學科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高中政治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學科作為高中的基礎學科之一,近些年來逐漸受到重視,學科地位不斷提升,成為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課程之一。教師應該保證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準,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打好基礎。
在新課改要求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應該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鍛煉學生的理性思維,從而促進學生更全面地發展。
另外,由于高中生一直身處校園,涉世未深,對于社會也沒有全面的認知,容易被不良事物所影響,思想上也會比較偏激。因此,核心素養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教師應該牢牢把握核心素養進行教學,為學生指引正確的道路。
二、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的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多數教師緊跟國家號召,積極轉變自我,然而仍有部分教師循規蹈矩,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這些教師只是一味地傳授知識,不管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因為高中政治是一門涉及內容較多的學科,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思想,有些內容學生不易理解。機械式的灌輸模式使課堂枯燥死板,沒有樂趣,極大損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教學成果不理想,學生既沒有學到相應的知識,也沒有提升能力。
“高中生涯關乎學生一生的命運”,這句話幾乎是高中教室“標配”的口號。在這種應試教育環境的影響下,每個人都只向著“高分”這一個目標前進。“唯分數論”成為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方法論,這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教師在教學中缺少有效提問和課程評價環節,也是當前高中政治教學面臨的問題。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重視知識的傳授,有的教師只提問一些簡單的與書本知識相關的問題,缺乏高水平的提問和互動,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鍛煉,造成了核心素養的缺失。課后,教師缺少對學生的評價,使得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在查漏補缺上沒有正確的方向,從而失去了學習興趣,情況嚴重的,會使學生產生對政治學科的抵觸情緒。
三、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學習能力
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想基于核心素養進行教學實踐,需要從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入手,改變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教師要轉換自己的角色,從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對自己的學習有主動權。
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自己要做到終身學習,對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掌握當下最新的教學觀念,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做到教師、學生共同發展。
2.明確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從理念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這三個方面對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關鍵能力進行了定義,這是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掌握水平和學生的接納能力等進行綜合考量,制定與學生能力相匹配的教學目標。
同時,在正式教學前,教師還要根據一個或幾個議題設置一個愉悅輕松、適合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從繁忙緊張的備考世界中走出來,激發學生學習高中政治的興趣,點燃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熱情。
在高中必修4《生活與哲學》這本書中,由于哲學的概念較為復雜,教師的枯燥講述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用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事例來引出其內在的哲學道理。如在學習《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詼諧幽默的小故事和漫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教學提問,鍛煉學生思維
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提出有深度、高水平的問題,才能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教材內容,進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等形式開展互動,讓學生進行充分的頭腦風暴,不僅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理解,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在上文提到的《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一些論點進行思考、分析,并讓全班學生進行討論。這樣做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鍛煉他們的辯證思維。
4.開展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理解
在高中思政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還應當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將理論和實踐活動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學習《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這一內容時,教師應搜集關于世界文化的資料,并舉辦交流會。教師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交流中,分享自己所掌握的世界文化知識,談一談自己對文化的理解。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自行搜索資料,豐富交流會的內容,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導學生認識到文化中包含的思想政治內涵。這樣,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構建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加強章節間知識的聯系,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5.采取多元教學模式,注重教學評價
無論何種教學方法,歸根結底都是以培養學生的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為目的的,因此教師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政治知識,并轉化成自己的能力。這樣做也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
教學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收尾環節,是不能忽視的。教師可以根據多元的評價方式指出學生的優缺點,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提升核心素養。教師開展多元化的評價,應當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開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和師生互評等,進而從多個角度掌握學生的情況,以便教師進行教學總結和反思。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和反饋,調整教學方案,使教學計劃更加適合學生的情況,實現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政治教學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然而,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更新教學模式,并加強教學實踐,從而促進學生政治素養的提升,為其進入社會鋪好道路。
參考文獻:
[1] 俞錫蘭《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教學實踐探究》,《考試周刊》2019年第34期。
[2] 范立軍《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探究》,《新課程·下旬》2018年第8期。
[3] 李永芳《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改革探究》,《西部素質教育》2018年第18期。
(魏玲,1980年生,女,山東青島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