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學賢
摘 要: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動了各行各業的創新與發展,對人們的影響日益加深,也大大促進了學校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促使我國教育水平取得突破性進展,也創新和發展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論,并有效地對教學實踐進行指導。尤其是隨著智慧教育方式的出現,通過新式、新穎的教學手段,其受到大眾的追捧,同時也受到社會認可。為了充分了解新的教育平臺,廣大教師應當對教學設計與新技術手段進行重新整合與應用,從多個環節對小學數學教學策略進行指導,并且做到實際應用與修正,從而提高我國小學生數學能力。
關鍵詞:智慧教育;小學數學;教育理念;智慧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2-00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08
隨著各學科對智慧教育理念進行不斷應用與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在課堂中利用智慧教育理論,同時也對傳統教學方式發起糾正和創新。智慧課堂的出現,使智慧教育理念成為課堂發展的產物,其自身具有工具豐富性、智能跟蹤化、個性協同化、活動智慧化等多個特點,受到教育界和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認可。數學作為一門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一門綜合、分析、應用信息的學科。數學教師必須從自己的學科角度出發來研究如何使用智慧教學來提高教學水平,將智慧課堂有效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熟練掌握并應用智慧教室。
一、智慧課堂概述
(一)智慧課堂概述
智慧教育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接受更加有智慧的教育。其核心是為了培養學生日后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思維創造性能力。智慧課堂是智慧教育的產物,也是當下科學技術與教育融合的結果產物。
智慧課堂主要來自智慧教育理念,在確定其概念過程中,尚未形成一個統一、清晰的認識與理解。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曾指出,智慧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智慧,使其日后能夠朝著可持續、協調方向發展,并且在教育過程中要對信息技術進行利用,從而為學生創造智慧型學習空間。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專家學者認為,智慧課堂應當具備一定的規范,比如探究性、多元性、思維性等。因此,我們可以將智慧課堂看作是為了培養學生智慧能力,并將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以此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的新型課堂。
(二)實現智慧課堂的技術路線
在構建智慧型課堂過程中,主要將培養學生、發展智慧教育理念作為基本出發點。智慧教育理念的推行,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好學的學習態度,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下完成學習。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當將智慧培養作為主要核心,不斷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從而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對智慧課堂的要求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影響下,世界各國都在不斷推進本國信息化進程。目前,我國對教育信息化問題高度關注,為促進教育改革,我國在2010年10月頒布了關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這篇綱要中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行業產生了革命性影響。教育信息化的推行與發展,需要傳統課堂面對轉型,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改革。因此在這個大環境下,智慧課堂應運而生,并且成為當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重點方向。
(四)構建智慧課堂的作用
智慧課堂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讓學生到真實的情景中去體驗、去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數學知識的構建過程,達到對數學知識的徹底理解與內化。智慧課堂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通過互聯網獲取自己在課堂上、在課本中很難得到的自己所需的知識,最大限度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此系統,可以將所授知識通過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形式進行展示,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心理需求,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索中。智慧課堂還可以把抽象的知識點通過形、聲、情、意形象化,讓學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學內容,從而達到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智慧課堂的優勢
1.課前預習。在傳統課堂上,學生的課前預習主要局限于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教材或者教師給學生布置的學習任務,但是在小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面對多種困難,如果不及時解決,那么會對小學生學習積極性造成影響。隨著智慧課堂的出現,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解決上述問題。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教學資源,比如預習題、微課等,將其推送給學生,學生利用智能終端對學習資料進行查看。在完成預習任務后,可以查看自己的學習情況,比如答對的數量、所用的時間等。同時,學生也可以將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
2.課堂教學。為滿足小學生學習需求,教師可以利用智慧教育平臺,以多種教學方法與學生進行互動,比如利用游戲開展教學活動。對于小學生而言,游戲能激發他們的興趣。數學是一門枯燥乏味的科目,但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利用游戲教學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3.課后練習。傳統課堂的一個弊端在于教師難以及時收到學生反饋的問題,而智慧課堂能夠及時收到問題和解決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智慧平臺,向學生推送課后作業,并利用“教師端”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掌握,同時可以利用微信等通訊方式,向家長直接反映學生學習情況。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以此達到個性化教學目的。
(二)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為了充分體現小學數學學科特點,教師在對教學課堂進行設計時應當采用常用模式,通過交流反饋、教學設計、平臺資源推送等手段,實現教學功能。下文將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
1.課前。教師在課前要熟悉智慧課堂教學平臺,并且了解相關理論和掌握一定技能,比如如何有效利用智慧課堂平臺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掌握,如何利用智慧課堂平臺給學生布置作業,如何利用智慧課堂智能化功能對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如何利用智慧課堂平臺將微課、練習資料等發放給學生。
2.課中。(1)創設情境。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警察抓小偷的故事,將這個故事作為課堂切入點。教師利用智能終端將游戲發送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對游戲進行體驗,隨后思考為何第二條路離目標最近,這和三角形有什么關系。利用游戲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達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目的。(2)自主探究。比如,在“拼三角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拼湊三角形,并在課堂上進行巡視,了解學生情況,并且及時解決學生在拼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可以利用智能終端對三角形的一些知識進行探索,主動思考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隨后,教師利用答疑系統,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小組合作。為進一步探究學習內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分組討論。教師利用監控設備對小組討論情況進行查看,及時發現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此同時,學生也能利用智能終端對探討的問題進行解答,最終分享成果。小組合作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合作能力,還能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此提高學習效率。
3.課后。課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學習情況進行反饋與總結。教師可以利用智慧課堂平臺將練習資料、微課等推送給學生,促使學生扎實掌握所學知識。并且,教師還可以利用平臺收集學生反饋的問題,利用平臺分析功能,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與分析。
三、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反思
與其他媒體對教學產生的影響以及自身特性來看,教學質量的好壞與教學實施、教學設計有著密切聯系,這也體現了教學實施以及教學設計的重要性。教學設計主要是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規劃與統籌,以此為教學實施提供準備工作,如果沒有實施,那么一切都是徒勞的。在教學設計方面,其不一定是非常完美的,因此在實時教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智慧課堂在實施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網絡學習空間運用應當合理化。網絡學習空間是在教育與技術融合下產生的,因此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愛。但是我們不能盲目跟風,而是應當將其確實地應用到教學活動中,為學習服務、為教學服務。數學是一門有較強邏輯性的學科,因此學生不僅要學會數學知識,還要學會如何操作。在課堂上,教學整節課重點不能局限于空間內,而是要向外發散,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與他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或者將學習心得發布到學習空間內,與他人共同學習,以此提高數學學習成績。二是出現技術故障應當靈活應對。網絡學習空間并不像書本一樣隨時可看,同時由于技術受到制約,因此在課堂上會出現網頁打不開等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其他方法展示學習內容。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心理素質不佳,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因此教師需要在上課前,將網絡、設備等可能出現的問題考慮在內,想要對策,以此才能從容應對。
綜上所述,隨著新時代科技迅猛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作為先進技術,已經在人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這也為智慧課堂的出現打下基礎。智慧課堂在構建過程中主要以構建相應的學習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并且對動態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將“網、云、端”結合,以此形成新的課堂模式。除此之外,智慧課堂還將交流反饋、教學設計、資源推送等多個方面實現了智能化、數據化,這也是對教學方式的一種挑戰。
參考文獻:
[1]余艷艷.網絡時代背景下,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J].未來英才,2017(18).
[2]徐艷芳.“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策略探討[J].讀寫算,2019(5).
[3]庹中勛.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策略分析[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6).
[4]譚勇軍.網絡視域下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小學),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