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摘? 要:新課改的背景下,更加強調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對于這門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一般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教育、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等,對于提升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與綜合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結合以上內容進行討論,探究初中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策略,包括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結合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布置社會實踐任務培養學生健康心理、指導社區服務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等。教師有效落實以上培養策略,可以高效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初中教育;健康心理;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個性、體驗和實踐的部分,和傳統教育教學中片面追求個別能力發展所不同的是它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初中教育教學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聯系實際生活與社會的機會,在親身體驗中學習、積累豐富的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持續學習的能力。在具體的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的具體安排,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等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質。
一、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中基礎的形式,比較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經歷問題探究的整個過程,在過程中獲得知識形式的全過程,幫助學生了解其中的內在規律,從而發展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探究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思考問題中培養耐心,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加強與同學的合作,以此啟發學生團結的意識,培養學生腳踏實地與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在研究中會遇到很多挫折與困難,學生在此過程中會學會直面困難,勇敢和耐心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有利于提高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例如,初中“營養和烹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于“食物的營養”的主題,這個主題與初中生物中的很多知識相關,非常適合作為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我通常會根據這個主題設定三項研究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研究食物中的六大營養成分與膳食纖維,并舉例說明什么食物中的對應營養素含量高;二是研究不同的營養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說明哪些是每天必須的;三是根據研究成果設計三份一周飲食清單。我會發放相關的研究性學習學案,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通過查閱資料、搜集素材等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在研究中會遇到很多問題與困難,可以尋求他人或同伴的幫助,嘗試自己主動解決問題。
二、結合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勞動技術教育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內容,它是“五育”中的勞育教育,新時代的教育教學中,國家對于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要求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單純的理論知識,同時提高動手能力。通過手腦并用獲得更為豐富的認知。初中綜合實踐活動中開展勞動技術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與創造能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讓學生在動腦與動手中克服各類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與體驗,逐步提升自信心,形成健康心理。
例如,初中“初始材料與加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于“木材的特性與加工”主題,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木材的普遍特性與不同、利用木材制作手工品等,我通常會創設“制作小工具”的實踐任務,讓學生單人或者小組合作,先了解木材的特性,再進行手工加工,并注意過程中的安全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進行思考與創造,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同時也會進行動手制作,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勞動的趣味性與困難性,在解決問題中錘煉內心,在制作完成小木勺、小盆、小板凳后形成自信心。
三、布置社會實踐任務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大部分初中學生接觸外部世界的時間和機會非常少,在與人交往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同時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不良的心理與錯誤的行為。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同時,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還可以錘煉內心,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例如,近年來垃圾分類成為了社會熱點話題,上海市已經推行了垃圾分類,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他很多城市也在逐步推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的好處顯而易見,但在推進中還是存在很多阻力,很多市民不理解、不愿配合。針對這個問題我會創設“宣傳垃圾分類理念”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社會實踐,思考、討論主要的宣傳方法,實踐后提出一些相關建議。
四、指導社區服務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對于社區服務而言,則學生學習空間的延伸,從學校到社區;從被動式學習轉為主動的探究,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在社區服務中,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生活,獲得不一樣的感受,形成積極、健康和進取的生活理念,形成樂觀向上的情感態度,形成樂于奉獻的精神,更好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例如,我在實際教學中,會根據社區的一些現狀創設一些實踐任務,比如針對社區中公共空間經常亂堆雜物的問題,會創設“安全潔凈環境與我有關”的任務,要求學生在自己的社區中宣傳亂堆雜物的不利之處,并主動打掃社區公共空間,形成一個安全和潔凈的公共空間。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探究初中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策略,教師可以根據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內涵,結合初中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等相關的綜合實踐活動,布置相關任務,以此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參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參考文獻
[1]潘筱茗.用積極心理學創新學校德育的途徑——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為例初探[J].教師,2016(06):20-21.
[2]朱蕾,蘇宇紅,劉明民.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滲透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1):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