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肆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在小學中高年級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具有極其鮮明的優勢,因為寫作教學有著極強的思想性,通過挖掘文字所蘊藏的德育元素,在傳授知識和方法的同時,塑造學生的品格、對此,在新時期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革新教育理念,采取有效的方法實現德育的滲透。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寫作教學;德育滲透
高尚品格的培養,思想覺悟的提升,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極其積極的現實意義。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強化德育滲透成為了必然方向,采取切實可行的滲透方法是關鍵,它直接關系著德育教育的實效。對此,在實際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找出寫作教學與德育教育之間的契合點,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德育滲透,以此健全學生的品格,完善學生的道德情操。基于此,以下主要就基于小學中高年級寫作教學的德育滲透策略展開探討,希望提供參考。
一、審題指導,把握德育方向
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中的寫作教學,是訓練學生語言能力的教學實踐活動,除了將重心放在提升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上以外,還應當有意識地進行德育滲透。具體來說,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挖掘寫作教學中的德育元素,在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的同時,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值得說明的是,要想保證寫作質量,就必須意識到審題的重要性,學生是否可以有效審題,直接關系著寫作的好壞。如若審題正確,根據主題而創作的文章自然是合理的,反之,則會出現偏題、離題的現象。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初始階段,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足,各項能力相對較弱,思維較為局限。對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傳授給學生相應的審題方法,深化學生的思維。而就德育方向來說,教師則可以指導學生把握寫作要求或主題,較為常見的有:闡述道理、贊揚精神以及吸取教訓等。例如:在遇到描寫家鄉風景類的作文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介紹景物特征的基礎上,談談自己為什么要介紹這一景物、為何喜愛這處景物等,將個人的真實想法都寫出來,以此表達個人對家鄉景物的熱愛之情和贊美之情,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產生創建美好家園的觀念。通過審題指導,把握德育方向,在講解審題方法的同時實現德育滲透。
二、組織實踐,滲透德育觀念
作文教學是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發現,部分學生寫作水平之所以不高,主要是因為寫作素材的缺乏。具體來說,一旦學生缺乏寫作素材,那么學生寫出的文章就會十分局限,對此,要想提高寫作水平,就必須有大量的素材作為支撐,而獲取素材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最為有效的一種就是實踐活動。學生十分喜愛實踐活動,但是多半抱著重在參與的態度,并未真正參與其中,這樣實踐活動的功能就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對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細心觀察、發現,這樣則能夠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逐步增強,教師應當把握時機,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為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可以號召學生在放學回家后整理自己的房間,幫助家長分擔家務等,讓學生感受到家長的辛苦,深刻地意識到自己作為家庭的一份子,有必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最后,再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真實想法、心得體會,這樣一來,當學生遇到關于親情、責任的作文題目時,就不會出現“無話可說”“無話可寫”的情況。通過切實有效的實踐,在幫助學生積累豐富寫作素材的同時,落實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懂得尊重家長、敬愛家長。
三、注重評價,落實德育教育
學生寫出的文章不僅可以檢驗其對知識和方法的掌握程度,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思想動態。對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在傳授寫作方法和技巧的基礎上,還應當注重對學生的評價,當發現學生思想出現誤區時,則應當及時引導、糾正,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例如:教師在評價作文時,不應當僅憑優中差或者分數來評價學生,而是需要加上相應的評語,并且適當運用具有一定哲理性的語句,讓學生從中獲得啟發,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如就親情這一主題的作文來說,有位學生是這樣寫的:“自從我的弟弟出生后,爸爸媽媽對我的關注就少了許多,我感到十分傷心、難過,甚至認為爸爸媽媽只喜歡弟弟,而不喜歡我,我好像成為了一個多余的人……”對此,教師就應當正確引導學生:“親情是無形的,沒有人能夠說清楚它是什么樣子!你是家長濃濃慈愛與親情不可失去的承載,當你生病時,家長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當你收獲成功時,家長為你開心、喝彩……”體現出對學生人性的關懷,讓學生真正感悟親情的真諦。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深化了學生對于人生、情感的感悟,進而促進人格的健全,讓精神達到更高的層次,為高尚品質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撐。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嚴格遵循新課標的要求,將學生道德素養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重視起來,并且將其貫穿于各個教學環節之中,在潛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學生。具體來說,可以從審題指導,把握德育方向、組織實踐,滲透德育觀念以及注重評價,落實德育教育三個方面出發,以此組織學生開展寫作教學活動,則能夠在提高作文教學實效的同時,順利達成德育滲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方志祥.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問題[J].新作文:教研,2018(08):1-1.
[2]劉玉權.德育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8(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