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擬聲詞”,漢語又叫做“象聲詞”,顧名思義就是模仿事物或動作的聲音的詞。漢語的象聲詞與日語擬聲詞不僅具有相似性,也各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擬聲詞本身具有非常豐富的趣味性,且中日語詞類有差異往往給日語學習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本文通過對中日擬聲詞特點和部分代表性例句對日語和漢語中的擬聲詞分析和比較以便日語愛好者及日語專業者學習。
關鍵詞:中日擬聲詞;特點;比較;翻譯
每個國家的語言中都有擬聲詞,但是像日語有這么豐富的擬聲詞和擬態詞的卻很少。日語專業的的學生大部分是從「あいうえお」學起, 在基礎階段對于學生們來說就是背大量的單詞和學習掌握基本語法。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 特別是通過看日語錄象和日語電影以及和日本人的深入接觸, 會發現日本人說話時會用很多的「畳語」。這種「畳語」就是擬聲詞和擬態詞。
擬聲詞的運用不僅使日語顯得形象生動、使語義更透徹且具有感染力,而且達到了表情達意的效果。擬聲詞在中日都有運用,但是由于兩國歷史文化的不同,兩國擬聲詞的特點也不同,這就給兩國擬聲詞的翻譯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一、中日擬聲詞特點
(一)中文象聲詞構詞形式
中文象聲詞大致有以下幾種形式。A式:叭 喳 啾;AB式:吸溜 撲通 嘩啦;A兒B式:忒兒嘍;ABCD式:當啷嘩啦;疊詞式:AA式:當當 丁丁 嗚嗚;AAA式:嘩嘩嘩 當當當;AABB式:嗶嗶剝剝 嘰嘰喳喳;ABB式:哐啷啷 嘩啦啦;ABAB式:轟隆轟隆 嘩啦嘩啦 ABCB式:踢啦踏啦 A里BC式:稀里嘩啦 噼里撲嚕 特殊式:咯吱咯吱
日語擬聲詞的構詞方式可分為:1.單音節和非疊詞式2.疊詞式3.特殊式
無論在日語中還是在漢語中都有A型、AA型、AB型、AAB型、ABB型、AABB型、ABAB型擬聲詞,如例所示:1)犬がワンワンと吠える。2)ドアをトントンと ノックする。3)窓をがたがたと開ける。4)時計をカチカチと音を立てる。
(二)日語擬聲詞特點
根據其清音、濁音、半濁音的不同, 其意思也不同。輕音往往表示“清、輕、銳”等聽覺感受,例:ボ―ルがころころ転がっている。(皮球咕嚕咕嚕地滾動。)而濁音則往往表達“濁、重、鈍”等聽覺感受。例:本棚から本がばらばら落ちてきた。(書從書架下咣當掉了下來。)「り」可以表示停頓、停止,比如:りんごがころりと転がっている。 (蘋果咕嚕滾了一下。)而「つ」表示突然、短促。如:がシャット木の枝が折れた。(樹枝啪的斷了。)
(三)中文擬聲詞語音特點
和日文不同構成中文擬聲詞的音節一般沒有音高的變化,例如:單音節的:啊、嚓、叭、唧、嘎、咔、沙;雙音節的:叭嚓、丁丁、叮當、呱啦、呼哧、啪嗒、吭哧;三音節的:啊哈哈、咚咚鏘、嘩啦啦;四音節的:滴滴答答、滴里嘟嚕、乒乒乓乓、轟轟隆隆;也有一些非陰平的但比較少,例如“嗷嗷” “潺潺” “颼颼”等
(四)日語擬聲詞語音特點
日語擬聲詞音高變化豐富,日語擬聲詞主要用假名表示,因為一般日語沒有相對應的漢字因此用音高來增加詞語的辨識度。
二、日語擬聲詞的翻譯
在翻譯日語擬聲詞的時候有以下幾種方式:通過和漢字相近的音翻譯;根據聲音不同的漢字翻譯;在原有基礎上創造新詞翻譯。但是要注意:日語擬聲詞要比漢語擬聲詞數量更多,而早期的象聲詞是經常用作謂語的。日語擬聲詞沒有動詞的功能,不能夠作謂語。這是明顯區別于日語擬聲詞的特點之一。而中文的擬聲詞種類很少,日文的擬聲詞表現更豐富,表達形式多樣例如中文中的“咔嚓”在日文中有【カシヤツ·カチヤツ·カチリ·カチン】根據拗音,促音,發音進行區別細化。與之相對,中文這種微妙的音的區別很少。(指導老師:青海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張穎)
三、結語
作為一名日語學習者,日語擬聲詞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因為擬聲詞常常“一詞多義”要根據其語言環境來判斷詞義,這一點成為了語言學習的難點,而詞義的理解離不開對擬聲詞特點的理解及翻譯的學習,希望本文對中日擬聲詞的淺析可以為其他日語學習者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 梁淑梅.日語擬聲詞和擬態詞的特點及中文譯法[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6(02).
[2] 王會芳.淺析日語的擬聲擬態詞[J].青年文學家,2017(29).
[3] 韋淵.日語擬聲詞擬態詞研究[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