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禮榮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有效教學的思想已逐漸運用于課堂活動之中。數學作為初中生在認知發展階段知識學習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思維建設、邏輯推理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開展中,大多數教師缺乏有效的組織手段和引導方法,導致學生在數學概念的理解和吸收上存在問題,影響其課堂學習的質量。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新時期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教學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其抽象的數學概念、復雜的運算公式因缺乏有效的引導方法,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計算能力始終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時,部分教師缺乏對學生個體差異化的組織引導,進而加劇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的消極情緒,最終影響其學生的主體發展。因此,本文從生活事例、課堂問題、小組合作三個方面出發對此進行探究。
一、結合生活事例,增強學生數學感知
數學知識大多來源于日常生活之中,將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或案例導入到課堂活動之中,不僅能激發學生對生活現象的探索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數學感知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引入生活事例,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案例為依托,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探究氛圍,這對有效課堂的主體構建起到積極作用。
例如:在“正數和負數”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了解正數、負數的數學概念,理解數0表示量的意義,進一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對此,我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將生活經常見到關于正數、負數的使用案例導入其中,如天氣預報、地理海拔、質量標準、比賽排名等,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數字場景中感知正數、負數的數量意義,加深對其概念的理解。同時,還引入生活中與正負數運用相關的問題情境,如昨天的天氣溫度為-3~3℃,它的確切含義是什么?當天的溫差是多少?通過生活案例和場景的引入,不僅能調動學生對課堂互動的參與興趣,還能提高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效果。
二、巧設課堂問題,鞏固學生學習基礎
課堂問題往往能有效檢驗學生的聽課狀態和學習質量,并對學生的課堂基礎起到鞏固、提升的作用。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實時掌握學生的課堂動態,了解學生學習問題,從而在下一步教學實施中做好準備工作。因此,在數學課堂互動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情變化,靈活設計課堂問題,把握問題內容的質量,確保學生的思維探究性和有效性,避免超綱、低效等現象,從而達到提質鞏基的設問目的。
例如:在“有理數的乘除法”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基本了解有理數乘法、除法的運算法則,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運算能力,我根據學生的學情基礎,設置不同的課堂問題:
1、計算題
2、紅星學習小組共有四名同學,在本次數學考試中分別取得了83.5、82、81.5、73的分數,請問,這四名同學的平均分是多少?最低分比平均分低多少分?
3、如果一個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數的商等于-1,則這個數是_____。(正數/負數/非正/非負)
通過對不同題型、不同內容的靈活設計,不僅能有效檢驗學生對有理數乘除法的學習效果,還能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打牢學生的課堂基礎。
三、開展小組合作,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在數學知識的學習活動中,因家庭因素、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個體難免存在差異化現象,如概念理解不透、公式掌握不牢等,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堂質量。同時,教師如不采取有效的引導策略,將會使學生的心理活動產生厭煩、抵觸等不良情緒,影響其健康發展。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尊重學生差異化現象,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此來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學情需求,實現其共同發展的目標。
例如:在“整式的加減”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化現象,我對此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教學互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學習基礎和認知能力。此外,我還針對各學習小組的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探究問題,如“單項式的和是______”“把(a-b)看作一個整體,合并同類項7(a-b)-3(a-b)-2(a-b)=_____”等問題,以此來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對生活事例的引入、課堂問題的設計、小組合作的開展,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感知能力得到提升,還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計算能力得到加強,有助于打牢學生的發展基礎。同時,注重學生個體的學情狀態,采取積極有效的組織形式,使學生在相互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促進其整體水平的發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希望廣大教師從學生的教育本質出發,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優化學習內容,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亞清.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有效教學行為的優化途徑分析[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7(10):29-29.
[2] 張傳娣.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有效教學對策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7(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