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曙嫣
摘?要:隨著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技術對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互聯網時代下,音樂教學的方式手段都出現了一些改變,同時也對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旨在提高高職院校音樂的教學質量,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技術;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影響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行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音樂的傳播方式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迎來了徹底的變革,音樂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向互聯網方向而發展。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應該積極面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沖擊,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與教師方法相結合,使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夠為音樂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全面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一、互聯網信息技術下音樂發展概述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近些年來我國的音樂無論是從內容形式上,還是從創作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取得了許多新的突破。
(一)音樂創作方法的發展
音樂的創作往往是通過樂器進行的,傳統的音樂創作模式在沒有樂器的加持下很難進行,且對周圍環境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下,互聯網信息技術信息數字化的特點在音樂創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在音樂創作者不需要借助樂器,通過一些音樂處理軟件在在電腦上就可以完成音樂創作,而且把音樂創作的實際空間轉移到了網絡之中,減少周圍環境對音樂創造的干擾,降低了音樂創造成本的同時,還有效提高了音樂創作的效率[1]。
(二)音樂領域的發展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沒有發展和普及之前,音樂領域的劃分主要是通過樂器來完成的。然而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電子音樂的形式,通過音樂軟件中的各種混音器、效果處理器、和聲、混響、EQ均衡器,以及多種音樂模擬器,外加電子音樂強烈的節奏感,近些年來受到了許多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主流的音樂形式。
(三)音樂傳播方式的發展
傳統的音樂傳播方式是通過唱片、磁帶、廣播電視臺等,幾乎都是通過物理固態的方式進行傳播。但是在網絡環境下,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實現音樂的數字化傳播,而且傳播速度更快,傳播成本更低。如何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更好的音樂傳播,已經發展成為當今職業院校音樂教學中的一個研究主題。
二、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影響
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產生了多種影響,對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下面從多個層面對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高職院校音樂教師的影響進行分析。
(一)對教師群體的影響
1.對音樂教師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采用了現代化的音樂教學設備,音樂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都與互聯網信息技術有著緊密的結合,這就對音樂教師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樂教師首先要明晰多種現代設備的使用方法,部分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對教學所使用的教學設備熟練度不高,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在面對一些音樂編輯、創作的軟件時,教師能夠熟練地操作,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因此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熟練使用各種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教學軟件。
2.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現在音樂教學的內容不只局限于教材之中了,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移動網絡設備等,輕松在網絡上獲取海量的教學資源和音樂,極大程度上豐富教學內容。當講解教材中的音樂曲目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拓展課外知識的方式為學生增加更多的音樂教學內容,還可以通過音樂創作軟件為學生現場創作音樂。
3.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加持下,出現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樂器教學模塊,許多樂器因體積較大或其他原因無法帶到教室。那么教室可以根據網絡上的資源,無論是樂器的外形、結構特點還是其音質、音色,都能夠通過網絡的形式表現出來,使音樂的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2]。
(二)對學生群體的影響
1.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接觸到少量的音樂類型、樂器和音樂曲目。而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下,學生所能學習到的音樂內容更加豐富,無論是我國的傳統音樂比如京劇、江南絲竹音樂等,還是現代的搖滾樂、電子音樂等,都能夠通過網絡獲得海量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音樂形式和音樂類型,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
2.音樂學習更加個性化
大學階段正是學生彰顯個性的時候,這個階段的學生希望個性可以得到尊重。音樂是能夠彰顯個性的一種途徑,因此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他們希望在音樂學習中能夠彰顯自己的個性。通過形式多樣的音樂類型,有的學生喜歡搖滾樂,有的學生喜歡爵士樂,還有的喜歡電子音樂,因為教學內容被極大地豐富,因此學生的個性化音樂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滿足,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3]。
3.體現時代精神內涵
高職院校所培養的是新時代的應用型人才,因此要求告知院校學生必須緊跟時代發展趨勢。音樂是時代發展的一個體現,通過當前流行的音樂可以表現出來時代發展的內涵。因此學生在學習音樂時,可以感受到當今時代所需要的精神,讓學生的音樂能力發展、審美素質發展以及綜合品質發展都能夠滿足時代的發展需要,使學生成為一個具備時代精神的人才,對于學生的就業、成長以及終身發展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好處。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產生了多個層面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把握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規律,使教學內容與之緊密結合,不斷創新音樂教學模式,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事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麒宇. 淺析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影響[J]. 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002):P.143-144.
[2]張雁. 信息技術在高職院校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008):P.224-225.
[3]屠艷. 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對音樂教育的影響[J]. 人民音樂,2019,(012):P.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