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紅 吳紅霞 金泳艷 將永強
[摘 ? ?要] 文章針對當前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的培養現狀,分析其在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培養目標 、課程體系、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四方面提出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培養模式,希望能對提升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的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工程管理碩士;實踐能力;培養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9. 094
[中圖分類號] G420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0)19- 0233- 03
0 ? ? ?引 ? ?言
自2010年國務院學位辦設置了工程管理碩士學位以來,招生規模一直呈逐年上漲趨勢,與傳統學術型碩士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方式不同,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除掌握專業領域內相關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外,還要重點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但由于我國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教育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以致于高等院校缺乏對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實踐能力的培養經驗及完善的實踐課程培養體系,因此如何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及相關的考核機制,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各高校在構建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培養模式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1 ? ? ?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實踐能力培養現狀
工程管理是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學科,涉及大量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工程問題。因此,工程管理碩士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視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由于缺乏實踐工作經驗,在培養過程中常出現理論基礎扎實,但實踐能力不足,畢業后不能滿足社會和企業需求的情況,因此,各高校需要進一步加強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及職業競爭力。
1.1 ? 培養目標缺少實踐能力的培養定位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培養目標與國家的指導性標準基本一致,即基于工程技術基礎上,培養能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工程管理專門人才。一方面,培養目標缺少對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定位,這使得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沒有明確的導向。另一方面,培養目標的重點不夠突出,工科院校、財經院校及綜合性大學的培養目標定位基本一致,沒有體現各個院校的研究領域及學科優勢,在培養過程中沒有形成各自的品牌和特色。
1.2 ? 實踐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
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的課程體系基本延續了傳統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思路,課程設置上體現了“重理論、輕實踐,重傳授、輕能力”的培養模式,導致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不足。一方面,實踐類課程占比較低,目前,我國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在課程設置上仍然以理論知識的講授為主,大部分院校實踐學分占總學分的15%-20%之間,不能系統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專業選修課可選擇的范圍較小,一般由學校根據專業方向量身定制,不能體現寬口徑的培養目標,導致學生專業視野不夠開拓,無法滿足工程建設領域各類企業的人才需求。
1.3 ? 專業實踐環節相對薄弱
專業實踐是工程管理碩士培養的必要環節,是獲得實踐經驗,提高實踐能力的關鍵教學環節,目前,各個高校的專業實踐主要是以校內實踐基地和校外企業實習為主。一方面,從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來說,我國適用于工程管理碩士實踐能力培養的校內實踐基地整體質量不高,主要原因是工程管理實踐教學平臺種類有限,多數院校本科和碩士培養使用相同的實踐教學平臺,只是課程設置上略有區別,所以針對工程管理碩士的實踐基地建設經驗不足,這使得學生在研究生培養階段實踐能力培養方案落實不到位,達不到預期的培養目標。另一方面,從校外企業實習來講,院校需要與企業接軌,通過企業實習或實施產學合作等形式進行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的實踐能力培養,同時解決企業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相脫節的問題。然而,實際中有些學生受到實習時間的限制,不足以深入了解企業的實際工程問題,有些學生受到實習規定的約束,甚至不能接觸企業的工程管理問題,因此很難對企業實際問題有真實、系統的認識,更談不上對這些問題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導致現有的校外企業實習模式也難以真正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1.4 ? 學位論文缺乏工程管理實踐設計
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研究生在確定學位論文的選題時,應結合企業實際選擇有工程管理技術背景或實踐應用價值的課題,以便學生在學位論文的完成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實踐能力。但在學位論文完成階段,一方面,很多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的論文選題與學術型研究生的選題相似,在工程實踐方面涉及較少,并且與專業實踐環節相脫節,缺乏工程實踐設計,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雙導師制”流于形式。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的培養過程中普遍采用“雙導師制”,除了校內專業導師,還會從企事業單位聘請具有高級職稱的管理人員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工程師擔任工程管理碩士的校外導師,校外導師雖然具備豐富的工程管理實踐經驗,但由于工作繁忙或責任心不足,一般只是參與學生的論文開題、論文答辯等環節,很少能在學生的論文寫作環節進行全程指導,把豐富的工程管理實踐經驗傳授給學生。
2 ? ? ?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構建
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實踐能力培養的定位對提升學生工程管理實踐能力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針對我國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實踐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可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2.1 ? 結合專業特色凝練培養目標
研究生培養目標是指通過教育使研究生達到應有的基本要求和規格標準,正確定位培養目標是保證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培養質量的基礎。首先,在培養目標上要體現實踐能力的培養定位。各高校應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狀況,充分調研畢業生及用人單位意見,在考慮學生畢業5年左右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成就的基礎上,科學制定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培養目標,明確人才培養在知識結構、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應達到的層次標準,精準定位培養出更具競爭力的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其次,由于工程管理涉及的行業領域比較廣泛,各高校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根據學校的特色和專業特點、各自的學科優勢、生源特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及區域經濟發展趨勢,有所側重地量身定做具有本校特色的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培養目標。
2.2 ? 明確以實踐為主導的課程體系
課程教學是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的設置是否合理影響其培養目標的實現。在課程設置方面,應突出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首先,合理增加實驗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學時,提高實踐學分比例,教學內容體現實踐特色,采取案例教學、模擬訓練、課程設計等方式方法,突出實踐教學在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精心設計實踐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培養學生分析實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工程管理實踐能力。其次,結合前沿知識適當擴充選修課類別和數量,讓學生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的學科知識,尤其要重視突出專業實踐類的課程和工程實踐類的課程,注重實際應用,提升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高層次的工程管理應用人才。
2.3 ? 加強專業實踐教學環節
對于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研究生來說,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是提升專業技能,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首先,高校應該不斷完善自身的硬件設施,建設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校內實踐環境。可以通過購買先進的教學設備,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打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學生通過對工程項目建立三維虛擬仿真環境,分析研究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效提升學生應用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其次,高校還應繼續加強與企業間的產學研深度融合,與相關企業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依托企業來完成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工作。通過校企合作,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可在不同的企業獲得有效實踐鍛煉的機會,可接觸多種項目類型,并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有效鍛煉,使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所學的知識并學會如何運用現有知識來解決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所出現的實際問題。通過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的實踐學習,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企業輸送高素質的工程管理專業人才,達到校企雙贏的局面。
2.4 ? 將學位論文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
學位論文是反映研究生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的掌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選擇合適的研究方向并加以實踐應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首先,論文的選題要來源于企業實踐,可以依托導師的課題項目或企業的科研項目,也可以根據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技術的需要來確定選題,通過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將其所解決的企業技術難題應用到實際中去。其次,真正落實“雙導師制”,除了校內專業導師外,通過政策支持充分調動校外導師的積極性,實現校外導師全程參與學位論文的創作過程。選題階段,校外導師結合企業實際指導學生確定論文題目;調研階段,幫助學生進入企業進行數據的收集匯總;解決階段,幫助學生搭建相關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指導學生進行問題的剖析與梳理;驗證階段,指導學生將其所解決的實際問題再應用到實際中去,驗證解決對策的合理性并得出相關結論。通過雙導師的聯合指導使學生在學位論文環節中能真正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幫助學生用創造性的思維來解決工程技術上的難題,讓學生獲得豐富經驗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解決工程問題的實踐能力。
3 ? ? ?結 ? ?語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和與國際接軌的速度加快,社會對于高層次、復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加大。但是我國現行的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培養模式存在一些不足,難以滿足工程領域現實發展的需要。因此,基于國內工程管理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相關實踐,并結合相關文獻,文中提出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培養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環節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為我國工程管理研究生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思路參考。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春玲. 用技術創新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N]. 經濟日報,2018-03-29.
[2]劉紅勇. 我國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人才培養和機制創新,2014(8):5-10.
[3]朱林. 淺析我國 MEM 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8(3):242-243.
[4]王華: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