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熙玉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教育事業也蓬勃發展起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將自身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避免利用傳統的單一、局限的教學模式來進行。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與新課程標準進行結合,對現有的理念進行創新,同時還要滿足新課改提出的基本要求,這樣才能夠保證高中數學教學可以順利開展。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教學;提升策略
引 言
近年來,課改的新規定是在教學課堂中,要以學生為根本,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所以,在平時的高中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升自我素養和專業知識,還要不定期總結實踐方法和經驗,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建設全新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課堂氛圍,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1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特色
1.1強調數學應用
教育部門對現有大部分高中的教材使用,實行具體安排與分配,使教材的實際應用性得到增強。新教材在知識安排與知識邏輯順序方面,進行了知識體系的重新編排,增強其銜接性;在內容方面,新教材結合高中生知識基礎與年齡特點,坡度性設計編排,使教材更合理。高中在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學生的預習與復習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證,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區別于原有教材的說教性,新教材更注重數學知識相關實際案例的引入,比如,結合閱讀材料、章前引言、章前圖等內容,實現學生知識背景的提供,在教材習題與例題中,增加關聯實際問題的數學常識,實現教材內容的延伸,培養高中生知識運用能力與數學思維能力。新教材中設有部分研究性題目,使學生能夠自行發現、提出、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動腦動手能力的同時,實現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提升。
1.2增強師生交流
對高中數學教學方式,新課改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要求,旨在實現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與師生共同交流研究。新課程改革注重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要求高中進行數學相關競賽的開展,通過實際應用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形式,使學生體會數學概念的差異性,并能夠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與發展產生自身的意識。學生在新課改背景下,參加數學競賽,加強自身實踐能力的同時,實現了數學應用思想在高中校園的普及。在新課改背景下,現階段的高中生已經不再懼怕學習數學,具有數學學習積極性,并能夠有效結合數學思維,逐漸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
2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提升策略
2.1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適應新課改教學理念
新課改不僅要重視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更要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新教材具有較大的教學空間,可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而新課改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適應新課改教學理念,靈活地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達到可以自如切換的狀態。同時,教師必須要靈活運用教材,教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而教師要注意是運用教材教學而不是教材。對于教材之中不適合學生學習特點的地方,教師要加以適當的修改或者刪除,而對于教材內容之中不夠完善的地方,教師要善于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的添加。還要不斷豐富教學方式,盡最大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要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才可以促使學生具有更大的學習空間。
2.2明確教學目標
高中數學教學目標就是通過清晰的圖形做出詳細的分析,創設參與式的問答授課形式,讓學生既能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同時又能增強師生間、同學間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為此,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明確教學目標,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有效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如在講授高中數學“雙曲線”相關內容時,先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即讓學生掌握“雙曲線”的定義;通過相應條件確定“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熟練掌握待定系數法;通過熟練應用“雙曲線”幾何性質確定標準方程;掌握直線與雙曲線位置關系判定,求出“雙曲線”截直線所得的弦長,讓學生學會用弦的中點性質來解決相關問題等。
2.3全面了解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每個環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全面了解班級中每個學生,善于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著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現實生活和教材內容結合起來。比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時,由于此節課知識是學生較難憑空想象出來的,所以教師可以先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按照空間幾何體的定義去尋找生活中的空間幾何體,看一下哪個組可以找出較多的空間幾何體,引導學生形象化地理解此知識點。十分鐘之后,很多小組都列舉出較多的幾何體,有的學生說喝水的杯子是圓錐形,桌子和講臺是柱體形狀的,還有學生喜歡的地球儀、籃球、乒乓球等是球體形狀的,這些都是學生自主發現的,自然會在生活原型中透徹的理解這些空間幾何體。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圖片和想象的效果要好很多,且會使學生真正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之中處處是數學,數學與生活有較為密切的關系,會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自然學習的興趣更為強烈,進而學生會自發地產生學習、探索和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行為。
結 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作用,保障學生能夠按正確的道路發展,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所以,作為資深教師,要不定期充實自己,改變教學方式,持續提升課堂的效率。此外,教師還應該定期反思自己,不斷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課堂,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林捷.在新課改深入推進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路徑探索[J].教育觀察,2019.07
[2] 李淑環.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改進路徑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
[3] 吳洪祥.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及對策[J].學周刊,2020
[4] 王東.關于學前教育課程建設的思考[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徐萍,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