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漫長的求學過程中,我們第一個掌握的技能就是閱讀能力,從書上的字里行間汲取所學的知識,從文中的只言片語領會深意,閱讀的習慣將會陪伴學生的一生,尤其是在接觸一門語言時,閱讀就顯得更為重要。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尤其是對寫作這一方面而言,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充分利用閱讀的價值,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水平和寫作水平的目的。文章意在探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應用的重要價值,并且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幫助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達到讀寫相互結合、共同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探究
語文作為學習中的基礎學科和重點學科,幾乎所有學生在上學之前都對語文有過一定的接觸與了解,畢竟在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語文。在語文的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又是兩大重點模塊,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就如同人之雙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相輔相成又缺一不可。首先,閱讀對于每一個學生而言都是一個必備的技能,知識不會主動地烙印在你的腦海中,它更多的存在于書本里,想要獲取知識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閱讀。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不做井底之蛙,不只窺一方天地,充足的閱讀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加深,自身素養不斷提高,以便讓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如果說閱讀是汲取,那么寫作就是表達,如何讓自己的想法能夠被別人更加容易的理解,如何使自己的思想更加的有深度和內涵,相信將閱讀與寫作結合會是一份完美的答案。在小學階段,學生剛剛踏入校園,知識儲備與生活經驗都還略有欠缺,因此很難自己進行閱讀和寫作,而這時也恰恰體現了教師的重要性。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我國長久的教學模式大多是以教師作為主導,非常注重課堂內容的講解,使課堂內容變得更加充實與飽滿,但這也導致了課堂節奏緊湊連貫,學生們疲于接受龐大的知識量,并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整體教學模式顯得單調乏味,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好讀寫的教學方式將閱讀和寫作進行創新地融合,讓學生從閱讀中了解寫作,從寫作中體會閱讀。
一、 讀寫結合的重要意義
讀寫結合并不是單純地讓學生看一節課,寫一節課,而是要將二者融為一體,讓學生體會到閱讀其實就是另一個人的寫作,而寫作就是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閱讀,當然這其中教師的付出是不可缺少的。在進行讀寫結合之前,教師要進行充足地備課,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隨后引導學生們進行閱讀。不可避免的是,小學生在閱讀時會出現一些小問題,比如說過目就忘,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有所偏頗,這都需要教師及時發現并糾正,在進行完這些工作以后,教師就需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豐富地課內外閱讀,在閱讀期間幫助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并完成素材的積累。在對閱讀內容有了一定的積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之前的閱讀文本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靈活運用積累的素材,并且可以仿照閱讀文本的形式進行寫作,久而久之,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除此之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逐步養成,整體素質也能有所提高。
二、 讀寫結合的策略
(一)正確引導,積攢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在閱讀中積累大量素材,寫作時才能文思泉涌,下筆如有神助,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生們不可能做的和偉人面對面地交談,但是偉人已經將他們畢生的經驗或者所思所想融入了一本薄薄的書中,文字是思維的映射,通過閱讀就可以與前人進行跨越時間與空間的交談,從而令自己的心靈得到升華。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無從下筆的感覺,究其根本還是在于平時的閱讀不夠,肚子里的存貨太少,閱讀的作用不僅僅是讓學生對所閱讀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印象,還在于要多多留意閱讀中的好詞好句,熟悉作者是如何布局一篇文章的,要通過閱讀探尋寫作中的規律與方法,這不僅僅是對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是為自己寫好文章打下基礎。在此過程中,教師就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刊物,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講解的內容,同時也要拓展課外閱讀,比如說在小學語文《盤古開天辟地》的課程講解中,教師可以先通過一段盤古開天地的動畫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隨后讓學生進行自由閱讀,要求學生在自己通讀的過程中標出生僻字和優美的句子,然后老師根據學生的反饋來開展這堂課,根據實際情況來講解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好段。在初步講解結束以后,教師可以拓寬知識面,如引進《中國神話故事》,根據學習掌握情況劃分學習小組,布置課外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們在課余時間也能積極地進行閱讀活動,啟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從而為以后的寫作積累更多素材。
(二)掌握閱讀方法,提高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閱讀方面絕大部分情況還是通過興趣來指導自己的閱讀,如果對一篇讀物感興趣,那么就能長時間地進行閱讀,但其實閱讀也是需要講究方法和提升效率的。在小學語文閱讀中,教師要針對閱讀方法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常規的閱讀方法步驟一般是通讀瀏覽,然后深入品讀,最后評論摘錄。其中,教師應該首先講解瀏覽速讀的方法,小學階段的絕大部分文章不會是長篇大論,因此通過第一步的速度基本上就能了解文章的大意,教師要指導學生針對不同的文體和自我需要來進行高效率的獲取信息。在通讀結束以后,教師再要求學生進行細致的分析,比如作者通篇文章用了什么風格的寫作手法,是倒敘、順敘還是插敘,文章的主線是時間、人物還是地點,接下來就是對句子的賞析,作者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些寫作手法對表達作者的感情有什么樣的作用。具體分析完后,學生會對文章有一個更加深刻地認識,趁著這個階段讓學生進行一些心得的記錄和寫一些讀書筆記,效果會比學生自己進行閱讀好得多。舉個例子,在教材中《爬山虎的腳》一文中,先通過爬山虎的一些圖片或者實物來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然后讓學生在進行第一遍通讀時思考文章整體的框架和寫作手法,比如文章的整體框架是“總—分”結構,文章在描述爬山虎時用了非常多的修辭手法,有擬人、比喻和通感等,比如將爬山虎的吸盤比作人的腳,用“蝸牛的觸角”來形容爬山虎的絲。通篇文章對爬山虎的觀察十分細致,邏輯嚴謹且層次分明,教會學生寫作其實也來源于生活,幫助學生保持對寫作的興趣,留心身邊的方方面面。
(三)通過鍛煉想象力提高寫作水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進行再多的閱讀,如果不動手去親身經歷寫作,那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從來不苛求學生的寫作必須要達到一個多么高的水準,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興趣作為學生最好的導師。小學期間,學生正處于天馬行空的年紀,而想象力對于閱讀和寫作都是相當重要的,教師所要做的不是扼殺學生對于想象力的追求,而是細心呵護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讓學生將想象力融入寫作的過程中,掌握了合適的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寫作中間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方法就是續寫,讓學生從頭構建一個超越現實的框架是非常有難度的,并且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將自己的想象力完美地發揮出來,那么,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在前人作品的基礎上進行續作,這樣既能深化學生對該篇文章的理解,又能保護學生們天馬行空的想象。續寫可以從文章的中間部分續寫,也可以改變文章故事的結局,但要保證是在契合文章主旨上的合理想象。例如在經典文章《皇帝的新裝》一文中,可以續寫的部分其實是很多的,比如在文章的結尾,皇帝繼續在熙攘的大街上游行,那么學生就可以想象著續寫在游行的過程中,國王的子民又都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當皇帝回到皇宮后,侍衛和仆從之間又會進行什么樣的交談,這都留給了學生們豐富的想象空間。
(四)照貓畫虎,鍛煉仿寫
仿寫在寫作練習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練習方法,但對于寫作的幫助是巨大的。仿寫適合各個階段的寫作者,對于小學生這種寫作能力不高的群體效果尤為明顯。仿寫訓練對教師的選材就有了很高的要求,仿寫的范例要足夠的經典和優秀,這樣學生在仿寫完以后才能真正地從仿寫中收獲寫作的技巧,仿寫的初級階段是形似,可以運用相同的句式相同的形容詞來描述不一樣的事,仿寫的高階段是神似,寫作的靈感明明來源于范例但是又超脫于范例而獨自存在,是寫作者自身的真情實感和寫作技巧的升華,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舉例說明,習作常見的聯系為“我最難忘的一件事”,針對這個題目,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根據《麻雀》這一文進行仿寫,學習作者是如何生動形象地記敘的,指導學生結合自己已經積累過的素材來進行最難忘的一件事的寫作。
三、 結語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策略的研究其實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不僅是學生能在讀寫結合的策略下提升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教師也能在教學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加強個人的業務能力。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提醒學生重視閱讀,在課堂上要通過引導學生積累素材、督促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重視培養學生想象力、監督學生進行仿寫練習等方法貫徹讀寫結合的理論,將讀寫結合的策略落實到位,不僅僅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受益,同時也使學生能在今后漫漫的求學路上走得更急平穩堅定。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習慣會使學生受益終身,養成活到老學到老的習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的目的,因此讀寫結合的策略適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蘭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2):170.
[2]于秀芳.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0):57-58.
[3]劉紅梅.淺談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中下,2018(1):147.
作者簡介:
楊惠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海澄鎮珠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