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華超
摘要:隨著我國時代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對于高中地理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學應當將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鞏固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以及發展學生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地理的課外作業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有著積極的引導。本文通過對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課外作業設計策略進行簡要的探究和分析,以便于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地理;課外作業;設計策略
核心素養是對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進一步深化和加強,因此新課程改革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了更人性化的要求,而且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嚴格地貫徹核心素養的要求,這對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以及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而課外作業作為教育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同樣需要核心素養的引導,地理教師需要不斷地加強自身能力的提高,從而設計出更為合理科學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出
核心素養作為基礎教育當中的一個熱點名詞,而從高中地理角度來討論,就是通過觀察外部的事物,然后解決地理當中的問題的內在核心。地理核心素養應當是高中地理教育當中的核心和重點在地理素養的基礎上,教師更應當注重對學生終身成長和發展以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素養。對于高中的地理核心素養應當分為人地觀念、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和區域認知這四個方面。
高中地理的課程應當結合學生的興趣以及心理特征出發,通過對人文地理以及區域等相關地理知識的學習和探索,從而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掌握必備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充分的培養學生人地協調的價值觀,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到地理課程當中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課外作業的設計策略
(一)設計原則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課外作業的布置,應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但是由于每一個學生心理特點的差異性,導致地理作業的設計不應當存在唯一一個標準。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為基礎,對每一個學生做到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發展和成長的課外作業,從而對學生的積極參與到高中地理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應當根據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興趣出發設計不同的作業,因材施教,才可以真正地促進高中地理課外作業的效果。
(二)高中地理課外作業在人力協調方面的設計策略
對于學生人地協調觀的培養,可以通過許多途徑來實現。所謂人地協調,也就是讓學生學會與自然相處,與自然保持一種和諧美好的關系,以便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發展觀、自然觀,樹立可持續性發展的意識,使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逐漸深入到學生的內心,而且教師在對學生高中地理課程的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培養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的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念,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提升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效率。
(三)高中地理課外作業在綜合思維培養方面的設計策略
綜合思維也就是將地理環境當中的各個要素結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培養,通過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和思考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高中地理這一門課的同時,除了需要掌握扎實的基本知識之外,還應當學習高中地理當中的思維方法,進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高中地理方面的各個因素進行全面的問題分析,從而有效地解決在高中地理當中遇到的難題,而且可以通過綜合思維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以便于培養學生自身的綜合核心素養。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外布置的作業,通過運用現實生活當中的一些熱點話題作為學生需要思考的問題,從而創設出一個現實生活當中真實的模擬情境,充分的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到高中地理當中的興趣,使得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
(四)高中地理課外作業對于地理實踐方面的設計策略
地理實踐也就是讓學生對人類認識世界認識地球進行探索,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主要是因為地理學科當中有非常豐富的社會人文實踐之源,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充分地發揮出地理課本當中的資源,也使得教師能夠有效地為學生布置地理實踐作業創造條件,從而讓學生通過實踐來獲取知識,提高思維能力。
(五)高中地理課外作業對于區域認知方面的設計策略
區域性也是高中地理教學當中的特色之一。通過圍繞某一個區域來進行實踐和探索,可以讓學生更大尺度的總結某一個地區的區域特征,使學生能夠全面的認識地理要素的作用,從而能夠分析出區域開發是否合理,為因地制宜的發展提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地理課外作業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充分的重視,并且積極地將核心素養融入到地理教學當中。通過對學生在高中地理方面綜合素養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多角度的分析自然現象,從而把握整體的地理發展的變化,培養學生的綜合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姜嚴.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假期作業設計初探[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
[2]賀清.基于綜合思維素養的高中地理作業設計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