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天鐘
摘 要:“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我國和周邊國家的合作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這樣的背景下,金融投資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因為各種產業發展都涉及金融,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我們要更加注意金融風險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的重要意義,指出了“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面臨的問題,最后對我國金融投資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金融投資;金融風險
中圖分類號:F83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1(a)--02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分別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議,隨后在2014年,中國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大會上闡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我國與周邊國家合作交流愈加深入,在外貿、能源等方面都取得豐碩成果,當然這些都離不開金融的發展與支持。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金融發揮的作用無可取代,但因為每個國家經濟水平存在差異,經濟環境與規范不同,導致我國金融投資面臨巨大挑戰。在“一帶一路”大熱環境下,我們迫切需要思考如何降低金融投資風險,促進我國金融投資良性發展。
1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的重要意義
1.1 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貿易合作
“一帶一路”倡議構想促進了多個國家間的貿易合作,貿易發展必然要依賴金融的支持。隨著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合作越來越深入,我國進行的金融投資也越來越多,在貿易中實現互惠互利是我國當前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進行金融投資的首要原則。為了實現互惠互利,我國尋求有利于促進各個國家共同發展的金融投資策略,這既能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合作,又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向好發展。
1.2 提高我國國際地位
“一帶一路”倡議構想的推進,促進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對周邊國家的金融投資推動了當地基礎設施的完善,還給當地產業解決了部分資金問題,很大程度上幫助周邊國家解決了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使得我國建立負責、友好的形象,逐步提高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1.3 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在不斷發展,并且它將對各國經濟產生直接的影響。“一帶一路”倡議構想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契機和平臺,加強了各國的聯系合作,加深了各國經濟上的往來,在這樣的平臺上進行合理的金融投資將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1.4 帶動各國相關產業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構想的推進為各國產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各個國家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多個產業需要尋求大量投資,剛好我國進行的金融投資能夠滿足多個國家相關產業發展的需要,為這些國家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從而帶動區域產業整體升級,反過來又會給各國產業發展提供更有利的環境。總之,金融投資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相關產業發展。
1.5 加速跨國企業發展
“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國企業數量增加明顯,它們也是不同國家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投資是通過專門的機構來完成,這就要求跨國企業根據新形勢更新發展戰略,以適應我國金融投資發展,有了這樣的動力,跨國企業就在無形中加快了發展步伐。
2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面臨的問題
2.1 金融危機的壓力
全球一體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它既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便利,也給各國帶來了金融危機的壓力。金融危機給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盡管近年來,我國在金融投資方面采取了多種辦法來應對金融危機,但我們還是面臨著多種不確定因素,可能會隨時對我國和周邊國家經濟造成威脅,這也不利于“一帶一路”的推進發展。減少“一帶一路”背景下金融危機可能對我國金融投資帶來的不利影響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這要求我們謹慎對待所有金融投資,及時關注國際金融環境。
2.2 金融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
投資的最主要目標就是獲得回報,同樣我們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金融投資需要獲得相應的回報,但目前的問題是,受不同國家經濟水平不同、產業發展程度不一致、基礎設施完善程度不一樣等的影響,我國進行的金融投資回報存在不確定性。根據實踐經驗,我們還發現一些國家由于經濟水平不高,對投資需求非常大,但卻不能做到信譽滿分,這更增加了我國金融投資的回報不確定性。雖然我國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主導國家,但是金融投資不確定性高了,也必將會影響我國金融投資規模和效率。
2.3 地方保護主義的限制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制度都有很大差異,而要想發展區域經濟就要減少、消除地方保護主義的限制。我國在進行金融投資時必然會進入當地相關行業,這會引起當地地方保護主義的阻撓限制,嚴重的還會將我國金融投資行為看作是滲透式發展模式,從而阻礙我國金融投資進程,因此地方保護主義是“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所面臨的問題。
2.4 我國金融風險預警機制不健全
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各個國家都積極制定、加強了預警機制,但是經濟環境變化是非常迅速的,加上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危機造成的危害形式及程度也在不斷變化,一個產業的問題有可能對整個區域的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因此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的金融投資如果不謹慎都有可能會造成金融風險,給我國及整個區域發展帶來嚴重危害。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還不夠健全,使得我國在當前金融投資環境下面臨許多潛在的金融風險。
2.5 我國金融投資機構發展不成熟
在對其他國家進行金融投資前,需要我國專門的金融機構進行謹慎研究和風險評定,這對我國金融投資機構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鑒于目前我國專業的金融投資機構發展不夠成熟,缺乏專業、高效的機構及配套設施,因此我國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金融投資還面臨著諸多風險,這也是為什么金融投資機構發展不成熟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
3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發展建議
3.1 加強區域合作,一起應對金融危機
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各個國家友好合作才能實現,特別是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需要采取有利于促進區域合作的措施鼓勵各國共同應對金融危機,一起提高金融危機應對能力。我們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制定合作協議,統一各國應對行為,及時地將金融投資風險限制在最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能源等產業的合作是推動我國金融投資的前提,我們要在這一過程中增強各國合作關系以及風險意識,促進各國共同應對金融危機。
3.2 嚴格審核投資項目,提高投資回報率
鑒于當前我國金融投資回報率不高的情況,我們要對實施的金融投資進行嚴格審核,并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估,對發展前景進行仔細研究,然后確定投資回報率。“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進行的金融投資項目很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好項目審核,逐步建立完善的審核小組,在項目投資前期、項目進行中開展定期的審核,及時發現問題、準確根據現實情況尋找最佳投資組合,在減少我國金融投資風險的同時,提高我國金融投資回報率。
3.3 積極協商,減少地方保護主義限制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國家間的合作,實現區域經濟發展。我國在金融投資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積極與合作國家進行協商,打開我國在當地投資的大門,讓當地同意在相關產業引進我國金融投資者,為當地發展提供動力。這就要求我國做好與他國的協商,減少當地保護主義,為我國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金融投資減少障礙。當然,我們在希望他國減少地方保護主義的限制時,需要對其進行相應地承諾,例如后面給相應的經濟回報等,使當地政府真心認可我國的金融投資,方便我國后面投資項目的開展。
3.4 完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
不斷變化的金融風險要求我國必須加快完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我國在加快金融投資項目開展的同時,需要及時收集各種相關數據,并進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我國金融風險預警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金融投資的健康發展和區域經濟的向好發展。
3.5 加強投資機構和大型企業發展
我國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金融投資多是依靠投資機構和大型企業合作來完成,因而我們有必要加強這兩者的發展。首先,我們要選擇專業的投資機構,讓其幫忙考察、分析、確定最靠譜的投資對象,并參考投資機構的建議進行投資。其次,我們要對大型企業進行引導,鼓勵其在與其他國家企業進行合作時進行合理的金融投資,從而逐漸深入地推動“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的發展。
4 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國金融投資提供了發展平臺,反過來,有效的金融投資又是推動“一帶一路”深化發展的動力。“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經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金融的發展支持,因此我們必須在進行金融投資的過程中注意預防金融風險,減少阻礙投資的不利因素,保證我國金融投資的順利開展,提高我國金融投資的效率,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儲殷,高遠.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定位的三個問題[J].國際經濟評論,2015(02).
張紅力.金融引領與“一帶一路”[J].金融論壇,2015(04).
趙志剛.“一帶一路”金融區域化路徑[J].中國金融,2015(05).
朱蘇榮.“一帶一路”戰略國際金融合作體系的路徑分析[J].金融發展評論,2015(03).
俞晶晶.金融投資風險與收益的若干思考[J].中國商貿,2014(29).
尹釗,譚暢.金融投資風險貨幣量化預測的模型與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3(07).
郭飛.外匯風險對沖和公司價值:基于中國跨國公司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