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
摘要:部編版教材在全國普遍使用后,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篇目大幅增加,古詩詞的比例也隨之增大,然而目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困難,本文從學生的角度探討提高古詩詞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學習;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202-01
小學生學習古詩詞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從自己做起,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努力取得成功,從而有效地培養自己學習古詩詞的能力。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1 興趣的培養
1.1將教學方法遷移到古詩詞教學中。調查中,學生們喜歡以下三種古詩詞教學方法:音像結合的多媒體教學;教師閱讀、學生背誦、比較和詮釋自己理解的內容;創設情境,還原情景。小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教學方法很感興趣,很樂意接受古詩詞這門課。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動下,教學手段變得靈活多樣,教學內容的呈現更加充實。小學生喜歡多媒體教學法,又喜歡古詩詞課。創設情境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古詩詞課上,學生可以在老師創造的具體情境中找到感興趣的內容,從而愛上古詩詞課。
1.2傳統節日與古詩詞的融合。一些詩歌涉及傳統文化中的節日文化。大多數小學生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熱愛轉化為對古詩詞本身的熱愛。針對傳統教育中課堂和教師講解是不變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實踐與生活教育的融合,使小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熱愛轉移到古詩詞的內容上。例如,小學生喜歡過一個熱鬧的春節。春節期間,活動包括貼春聯、拜年、放煙花等,學生們自然會在課本中尋找王安石的《元日》。
2 習慣的培養
2.1每日誦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生有效學習古詩詞的基礎。學生們應該養成每天誦讀的好習慣。這里的“閱讀”不是小學生的唱讀,而是誦讀,通過閱讀可以增強記憶,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產生新的見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體驗詩人的情感,獲得美感,感受漢語的魅力。誦讀的時間和方式也需要小學生注意。“和尚念經”的閱讀方式流于形式,不能起到任何促進作用。同時,要注意閱讀的方式和方法。在閱讀過程中,要排除外界干擾,充分利用各種感官參與閱讀過程,保證古詩詞的記憶和儲存;古詩詞具有對仗、押韻的特點,學生也能掌握這些特點進行背誦節奏、韻律;我們也可以通過理解古詩詞的內容,同時在閱讀時想象古詩詞的畫面。
2.2課前預習、課后積累。老師要精心設計課前教學,做好備課任務,學生也要做好課前準備任務。在預習的過程中,小學生可以提前對詩人和創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課前,他們可以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對學習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便在課堂上更好地跟蹤教師的教學進度。小學生預習古詩詞,找出作者資料,根據筆記讀古詩詞,結合插圖了解古詩詞的內容,然后根據課后練習進行思考和感悟。課堂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改善古詩詞學習效果,課后還應重積累。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更要注重古詩詞的積累。有的老師在學了一首古詩后,會將同一作者的幾篇相似或其他作品展開,這就要求小學生課后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積累,不僅要在書上,還要在腦中。只有多積累,才能增加古詩詞的儲備,拓寬古詩詞的閱讀界面,不斷弘揚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 方法的掌握
3.1課堂想象。小學生喜歡幻想。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經常進行想象和聯想,將直觀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學習古詩《吟柳》、《春曉》時,激發學生的聯想,橫向拓展。學過什么樣的與春有關的古詩詞或課后積累的與春有關的古詩詞。當他們能背誦時,老師會給予肯定和鼓勵。在學習了描寫春天的古詩詞之后,有什么能與描寫夏、秋、冬的古詩詞聯系起來呢?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古詩詞教學應注重學生的想象與聯想,通過現象看本質。學習了詠春古詩,我們不僅要通過品嘗和感受春天的美景來思考自然之美,從而產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美好情感;在學習那些理性有趣的古詩詞時,我們不僅要感嘆作者的綜合思維,更要通過古詩詞將其與自己的人生聯系起來。只有通過聯想和想象,學生才能理解古詩詞升華的主題。
3.2多寫勤練。閱讀是提高古詩詞學習效果的一個方面,寫作在古詩詞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背誦古詩詞、填詞古詩、在作文中引用古詩詞等,都是學習古詩詞“寫”的評價。本文通過筆者自己的教學和與同學們的交流,總結出不少小學生對古詩詞把握不牢,經常把新詞新語拼在一起,填空時想不到第一句話的現象。這些現象表明,小學生雖然能背誦古詩詞,但對古詩詞記憶不清,對古詩詞理解不深,記憶不牢。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學習,也讓學生多寫,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寫作的過程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還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領略古詩詞的情懷,深化古詩詞的體驗,讓學生愛上祖國,感受漢字的博大精深。
4 深化體驗
學生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古詩詞活動,既鍛煉了自身能力,又能真正應用所學。在教師創設的課堂情境中,小學生應積極參與,樂于表演。在表演中,他們能感受到詩人的喜悅和詩人的惆悵,讓小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當然,這個過程也需要教師的指導,讓大多數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其中。還可以鼓勵有創新能力的小學生設計情節,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感,激發他們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另外,書本和課堂上的知識遠不如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知識生動生動。學生要自覺地把所學知識帶到親近自然、走進自然生活中去,更好地欣賞古詩詞所表達的魅力和情感。課堂教學的時間總是有限的,教師不能在課堂上實現場景還原教學,但學生要積極發現和感受。
參考文獻:
[1]柳娜.《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淺談》[J].才智,2020.01
[2]馬文君.《古詩詞高校教學路徑》[J].文學教育(下),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