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繼紅
摘要:新課改的提出要求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全面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融入歷史課堂教學,深入了解歷史的相關事件以及原由,促進歷史知識的深入學習。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歷史事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248-01
新課改的提出則要求教師在初中歷史課堂上運用更加靈活、直觀的的教學方式引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更好的使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方式則需要進行改革。因此,要使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歷史事件,加深學生的理解,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的興趣,以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
1 傳統(tǒng)初中歷史課堂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課堂,采用了“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式,教師對重要的歷史事件進行梳理,然后對重要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原由、過程、結果進行一個言語的表述,最后讓學生對重要歷史節(jié)點、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進行記憶。然而由于初中生認知發(fā)展還不健全,抽象的歷史事件以及久遠的時間對于初中生來講稍顯枯燥,且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來學習歷史知識,缺乏參與性。加之以繁瑣的知識點記憶,容易導致記憶出錯以及課堂氛圍沉悶,因此學習效率較低。基于此種現(xiàn)象,我們要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教學方式革新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初中歷史大多距今時間較久遠,其抽象性和模糊性使學生對其的了解有一定障礙。然而歷史不僅是對過去事件的單純表述,更有著對未來發(fā)展的預見作用。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jù)書本所表述的情境,以鮮明的圖片、生動的文學語言以及情境的再現(xiàn)等方式使學生融入其中。由于其較高的融入性,因此運用情境教學法能夠更加直觀的使學生了解歷史發(fā)展。同時情境教學要堅持真實性、多樣性以及實用性的原則,根據(jù)真實的歷史事件,在教學設計中保證其真實性,同時保證情境教學模式多樣化,情境模擬還要注重其實用性,將提高學生興趣與實用性相結合。通過情境教學,我們可以將抽象的史料與文獻生動的轉(zhuǎn)化,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事件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記憶歷史事件并更加深入地理解歷史事件,達到歷史知識學習的目的。
3 情境教學課堂的設立
3.1使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手段。幻燈片、投影儀、電腦等設備是情境教學的重要手段,真實的圖片再現(xiàn)、音像展示能夠有效地構建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法國大革命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影《法國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等相關事件的片段,同時輔之以教師對于該課內(nèi)容相關的講解,讓學生對法國大革命的起源、重要事件以及重要人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生動的影片再現(xiàn)為學生對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點、所涉及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記憶,同時,歷史的再現(xiàn)能夠更加清晰、直觀,讓國外歷史更易于學生理解。
3.2設立角色模擬。歷史人物性格鮮明,個人特色強,但是由于歷史久遠以及時代的限制,使學生對于角色的理解以及事件的發(fā)生存在理解誤差。通過角色模擬,再現(xiàn)歷史片段,使學生自己成為“當事人”,有助于對歷史事件發(fā)生背景的理解。例如,教學《秦統(tǒng)一中國》《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等課程時,讓學生扮演不同的歷史角色,以達到體驗角色、了解角色的目的,從而理解歷史知識。在情境模擬前,讓學生搜集自己所扮演歷史人物的相關信息,以達到更了解角色的目的。另外,教師應對需要學生進行模擬的歷史人物以及有關的歷史事件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以達到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模擬歷史人物的目的,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對歷史事件的了解更加深入,從而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情境模擬的過程中,教師應詢問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發(fā)生的看法以及對于自己所扮演歷史人物的性格的了解,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4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4.1應注重真實性。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時要注重史實,切忌夸張和虛構。在尊重史實的情況下,進行教學的影片或是圖片展示,對于真實性存疑的資源不應使用,因為使用資料的真實性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知識的正確接收。在讓學生進行歷史人物扮演時要注重對歷史人物事件的辨別,可以為了人物性格的豐滿而不局限于課本上的人物描寫,但是在除去課本渠道的其他方式所搜集到的人物信息應該多加辨別。
4.2要貫穿課程內(nèi)容。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應該在課程內(nèi)容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所有的情境模擬內(nèi)容應該是貫穿教學的全過程,歷史情境的設置不應單一存在。比如在《秦統(tǒng)一中國》教學中設置情境模擬時,對于秦始皇的扮演者其扮演的目的應是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的性格以及基于他才能、性格而做出的歷史事件的原因,并在人物扮演的情境下了解史實,而不是單純?yōu)榱藢v史人物的扮演。
4.3要有明確的目的。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要有明確的目的,比如是基于對歷史事件的理解還是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若是基于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則重點在歷史真實事件真實再現(xiàn)以及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的詳盡講解,若是基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則需要以一種較輕松的氛圍,對歷史事件進行再現(xiàn),使學生了解到歷史學習并非枯燥無味。因此,基于明確的目的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運用情境教學。
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是對于傳統(tǒng)歷史教學方式的革新,有利于學生對于歷史的理解以及激發(fā)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更加清楚地構建歷史場景,了解時間節(jié)點以及人物性格,能使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歷史真相,基于了解的基礎上的歷史學習才能更加易于記憶。新課改后的初中歷史教學要跳出死記硬背的藩籬,更多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也不能只站在講臺上,更多的是要走下講臺與學生一起探尋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初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A]. 馬聰.2020年“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