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要】核心素養是新課標提出的教育理念,高中體育核心素養主要與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三方面有關。在核心素養理念下開展高中體育模塊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身體素養、體育品德。本文從高中體育模塊教學激發學生體育興趣、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兩方面入手,淺談高中體育模塊教學的具體開展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體育;模塊教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005-01
引言
傳統體育教學中所有課程雜糅在一起,學生自我需求得不到滿足,只能被動接受體育鍛煉學習,對體育興趣不足。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高中體育核心素養和模塊式教學則改變了這一現狀,其強調了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在模塊教學中學生可任選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在必修與選修項目中進行模塊學習、修得學分,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參與體育鍛煉意識,促進了對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的培育。
一、高中體育模塊教學的作用
1.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
傳統體育教學中是集體式教學,所有學生體育課教學內容和課程目標具有極高的相似度,部分身體較差的學生常跟不上進度;部分興趣愛好與體育課程內容相左的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等等,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和個性都得不到滿足。如在核心素養體育模塊教學中,我校開展了田徑、籃球、排球、足球等模塊教學項目。
我在籃球模塊教學中,班上選擇籃球教學的人數占中等,規避了以往對籃球不感興趣而學習興致較低的學生。如“交叉步持球突破接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教學中,學生大多為對籃球感興趣或有一定籃球技巧的人。在“手腕撥球”、“運球上籃”時,學生興趣十足,籃球參與積極性十分高漲,學生互幫互學,積極主動,有效提高了個人動作技術。進而籃球教學訓練演變為分組對抗比拼賽,體育鍛煉質量得到了極大提升。
2.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高中體育教學其核心素養主要有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在體育模塊教學中,以足球模塊教學為例,在“足球腳內側踢地滾球技術”中,教師先講解該動作的具體要求,比如“腳尖要正對出球方向”、“腳內側擊球的后中部”等等。教師還講解了足球有關的規則,學生從足球教學中了解了足球團結互助精神、足球競技精神等,其體育品德得到發展。教師講解完畢后,引導學生兩人一組開始進行訓練,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足球運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身體素質得到極大增強、足球鍛煉習慣得到優化等。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得到提升與發展。
二、高中體育模塊教學策略
1.結合學生具體情況開設體育模塊教學
高中體育模塊教學在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理念的基礎上,應遵循學生自主、遵照學生學情來開設體育教學模塊。即體育教師可先借助于調查、調研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情況、興趣愛好、身體素質、性格特征、學習情況等等,在了解學生的具體學情后,才能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開設體育模塊教學。
如體育教師可先借助調研將班上學生按照身體素質、體育技能掌握程度、學習情況分為優秀、進步、學困三組;再根據學生興趣愛好、性格特征了解學生想選擇的體育模塊項目。最后在大數據幫助下,在遵從學生自主原則的基礎上為學生制定符合其具體情況的運動項目,并為學生制定科學完備的符合學生個人的體育學習目標。學生在體育模塊教學中即可遵照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具體體育訓練策略一步步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挖掘自身體育運動潛力、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學習優秀體育品德,以此在強化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體育模塊教學的最大化價值。
2.強化體育教師專業素質
在新課標目標要求和體育模塊教學下,高中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容忽視。體育教師要能夠結合學生學情、掌握學校體育場地、體育鍛煉設施等因素,在落實核心素養理念、立德樹人、健康第一等理念下,為學生制定符合學生自身的模塊教學計劃。這就對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巨大的要求。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需具有大局意識、協調能力,比如在運動會、節假日、天氣環境等因素中,還需針對性探尋最優方案,以確保高中學生體育模塊教學計劃能順利實施。
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強化不僅需體育教師自身不斷進取學習,學校也需針對性開展培訓等,通過前往優秀學校參觀學習、請教資深體育教師、不斷學習最新體育理念、學習體育方式方法、聆聽講座做記錄、參與封閉式體育技能培訓等等,進而才能在提升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為科學系統的體育模塊教學,提高體育模塊教學質量。
3.優化高中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高中體育模塊教學中,教學評價一能夠使學生掌握自身運動情況、了解自身不足并針對性改正;二能借助評價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有助于體育教師根據評價調整體育教學設計,促進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而優化高中體育教學評價系統還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評價標準。評價標準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制定分層評價標準。對于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強強的優秀學生要有高標準、高評價準則;對于身體素質一般運動能力一般的有望進步的學生,標準要適當下降;對于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都較弱的學困生,要培養興趣為主并增強學生的身體素養,評價標準可適當放寬。而評價內容則需從學生的體育模塊教學內容、體育理論知識與實際技能的應用等進行考核評價。
二是體育品德評價。體育品德是體育核心素養之一,教師在考核評價中要了解學生是否具備相應的體育精神理念、遵守體育規章制度,要從學生的體育價值觀和體育精神入手去評價學生的體育能力,以此才能保證教學評價的科學、系統、完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模塊教學要想落實核心素養理念,培育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就需針對性結合學生具體學情開展體育模塊教學、強化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優化體育模塊教學評價體系,以此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教學的興趣、有效發展體育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強健體魄、掌握技能、擁有體育品德,成為具備全方位素養的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林暉.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體育模塊分層教學研究——淺談高中乒乓球模塊分層教學的實踐[J].高中生學習,2018(8):6-6.
[2]陳春.論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籃球模塊教學[J].灌籃,2019(35):14-15.
[3]馬建,顧秀云.高中體育單元模塊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0):130-130.
作者單位
(湖南省岳陽市云溪區第一中學;湖南;岳陽;414000)